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先遣队竟吃光了宾馆里的一种糖果,临走前,竟连糖纸也要一起

粉樱萌娃 2025-05-20 11:13:35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先遣队竟吃光了宾馆里的一种糖果,临走前,竟连糖纸也要一起打包带走,不料,周总理知道后,连夜传达毛主席的批示:送给他们每人十斤!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国际局势像一锅烧开的沸水,美苏两个大国争得脸红脖子粗。 咱们新中国这时候搞了个大动作,美国总统尼克松要来访问了,这事儿放在今天可能不算稀奇,可那会儿中美之间还隔着太平洋那么大的误会呢。 尼克松访华前头几个月,美国派了支先头部队到中国打前站,这帮人都是白宫派出来的精干队伍,专门负责安排总统访华的大小事务。 上海外滩边上的老牌宾馆收拾得窗明几净,接待人员把每个犄角旮旯都检查了八百遍,就怕出什么岔子。 宾馆茶几上摆着几样小零嘴,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包着蓝白红三色糖纸的大白兔奶糖。 这糖是上海益民食品厂出的拳头产品,奶味足得能飘出二里地,谁也没想到,这不起眼的糖果后来成了故事的主角。 美国来的这些工作人员头回见着这种奶糖,试着剥开糖纸往嘴里一扔。 这一吃可不得了,有人当场眼睛就亮了,他们白天忙得脚不沾地,晚上回屋头件事就是把茶几上的大白兔扫荡干净。 更绝的是,这帮人临走前把糖纸一张张抹平叠好,跟收拾宝贝似的往行李箱里塞。 宾馆服务员发现这个蹊跷事,赶紧往上报,这个消息先传到上海市里,又连夜飞到了北京中南海。 周总理听说这事,琢磨着这里头有文章可做,连夜请示毛主席,主席听完哈哈一笑,当即决定每人送10斤! 要知道那时候物资紧张,十斤奶糖顶得上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 上海益民食品厂接到任务,车间里连夜亮起大灯泡,工人们三班倒赶工,新出锅的奶糖还带着热乎气,一袋袋装进印着中国红的礼盒,外头扎着金丝带。 美国先遣队临走那天,宾馆大堂堆起半人高的糖盒子,翻译跟老美解释这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特意送的礼物,几人激动得直搓手。 有个戴眼镜的外交官当场拆开盒子,剥开糖纸就往嘴里塞,边嚼边竖大拇指:"这味道比我们那儿的太妃糖还带劲!" 十斤奶糖跟着美国人漂洋过海,到了白宫成了稀罕物,据说尼克松听说这事后,特意让人留了两盒放在总统办公室。 等到正式访华那天,人民大会堂的国宴菜单上,大白兔奶糖堂堂正正地摆在点心盘里。 要说这奶糖后来在美国火成什么样?第二年复活节,纽约第五大道的橱窗里摆满了大白兔。 原先的糖纸印着中国字,美国人看不懂,但那只蹦跶的小白兔成了最时髦的图案,主妇们去超市买菜,总要往购物车里扔两包"中国兔糖"。 那会儿中美之间大事小情谈了多少轮,结果让几颗奶糖抢了风头。 美方人员回国后给国务院写的报告里,专门用了一页纸讲大白兔奶糖,说这糖甜而不腻,包装喜庆,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上海益民食品厂的老厂长多年后回忆,那段时间厂里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先是外贸部的人来要生产数据,接着是各地供销社催着要货。 最逗的是美国那边发来正式照会,说是要谈奶糖进口的事,把外交部的人弄得哭笑不得。 要说这大白兔奶糖到底有啥魔力?其实道理也简单。,时候两国老百姓互相不了解,美国人看中国总觉得神神秘秘,一颗小小的奶糖,倒成了打开话匣子的引子。 白宫工作人员带回去的糖,在办公室传着吃,在家庭聚会上分着尝,不知不觉就把中国味儿带进了美国寻常百姓家。 当年那批十斤装的大白兔,早就成了收藏市场上的抢手货,有次拍卖会上,一盒保存完好的"外交奶糖"拍出了五位数高价。 不过说到底这糖最金贵的地方不在价钱,而在它见证了两个大国从猜忌到握手的那段历史。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18-12-17《知识点!40多年前,尼克松访华时收到的礼物居然是它!》

0 阅读:81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