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我们一家人都患上了艾滋,难道不该死吗?”2018年上海一家三口染上艾滋病,得知罪魁祸首是自己的妻子以后,男子直接连捅妻子十几刀,被抓后觉得问心无愧。
“她知道自己得了艾滋还来害我,她让我丢人丢大了,她就应该去死!”黄松林愤怒地说道。 警察到现场后,黄松林正手握滴血的菜刀,脚下躺着结婚五年的妻子阿秀。三小时前,他刚收到艾滋病确诊报告,而传染源竟是被窝里同眠的枕边人。 2013年的七浦路夜市,安徽汉子黄松林被川妹子阿秀泼辣的叫卖声吸引。两人支起的麻辣烫摊烟火缭绕,像极了他们的婚姻——滚烫浓烈却暗藏危机。 2016年外卖平台冲击生意,黄松林转行跑滴滴早出晚归,留守的阿秀在直播平台唱着《成都》,收到珠宝商陈某的保时捷钥匙和HIV病毒。 “当时他说要带我看外滩夜景,结果车停在了酒店地库。”阿秀在临终前的手机备忘录里写道。2017年孕检时,她烧毁了私立医院的HIV阳性报告,却不知公立医院的母婴阻断治疗记录早已录入疾控系统。 儿子小宝出生后,她把抗病毒药碾碎掺进奶粉,直到黄松林持续高烧,华山医院的检测仪戳破了这个持续两年的谎言。 警方恢复的微信数据揭开惊人真相:2016年11月阿秀曾质问陈某“你有艾滋为什么害我?”,对方回复“按时吃药不影响要孩子”。更致命的是2017年12月的搜索记录:“哺乳会传染艾滋吗?”下方某论坛回答:“风险极高”,而监控显示她仍在深夜偷偷母乳喂养。 “病毒载量10万 copies/ml,这至少感染两年以上。”主检医生在法庭出示的检测报告,让旁听席上的疾控专家摇头——若阿秀当初及时告知,丈夫通过72小时内阻断治疗,感染概率可降至0.03%。 2025年回看这场悲剧,法律界人士指出双重困局: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8条,阿秀隐瞒病情导致家人感染已涉嫌犯罪;但黄松林连捅16刀的行为,即便考虑“被害人重大过错”,仍难逃故意杀人罪定性。 这与2024年广州杀妻案形成镜像——赵某超在离婚冷静期当街捅死妻子,即便女方存在转移财产行为,法院仍维持死刑判决。 不同的是,黄松林案发后主动报警的情节,或能参照河北“面条杀妻案”死缓先例,但被害方律师强调:“病毒对孩子的终身伤害,应作为加重情节考量。” 如今7岁的小宝,每天要吞下5种药片。上海市儿童医院的档案显示,他的CD4免疫细胞计数长期低于200,这意味着一次感冒就可能致命。更残酷的是心理创伤——社会福利院护工发现,孩子总对着注射室海报呢喃:“爸爸妈妈打针去了。” 这起血案暴露的系统漏洞令人心惊:某省疾控统计显示,32%的HIV阳性母亲曾隐瞒病情哺乳;而全国婚检率从2003年的53%暴跌至2025年的19%。正如云南司法厅在类似案件中的警示:“生命的重量,从来不是某个人的私有赌注。” 浦江外滩情人墙上的誓言,终究敌不过一纸检测报告的重量。当婚检成为选择题,当隐瞒化作慢性毒药,黄松林家的悲剧就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性天平的两端——左边是知情权的钢印,右边是求生欲的刀刃。
标题狗一律拉黑
第一杀得好不管男女害人的就是该死,人是个男子汉,其次支持轻判但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已经感染了大概率死在里面了
Nick
陈某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