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一名机枪手为了躲避日军,选择绕上山路前进,没想到意外发现100多名正在吃饭的日军,他看了一眼自己手上的机枪,心中一狠:跟他们拼了!
曾岳峰,1927年5月出生于湖南汉寿县一个普通农家。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靠种田养活三个兄弟,他最小。1937年,日军入侵湖南,烧杀抢掠,村庄被毁,亲人丧命,这一切让年幼的他恨得牙痒痒。1943年,16岁的曾岳峰下定决心参军。母亲舍不得,怕他年纪小回不来,可他硬是倔得很,说不打鬼子誓不罢休。最终,母亲含泪放手,他带着满腔怒火走进新兵营。
1943年8月,曾岳峰加入常德新兵训导团。训练苦得要命,每天跑步、射击、扛枪,鞋磨破了,手也起了茧子。三个月后,他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174团2营5连3排8班。同年11月,常德会战开打,他守在陬市战壕,用中正式步枪和战友一起顶住日军进攻,最终把敌人逼退到安乡。这仗打完,他算是真见识了战场的残酷。
常德会战后,班里的机枪手受伤,曾岳峰主动接手捷克式轻机枪。这家伙每夹20发子弹,成了他最趁手的武器。1944年3月,他在邵阳青树坪战斗中崭露头角。带着机枪,他冲在前面,一口气扫射击毙30多个日军,缴获不少装备。营长拍着他的肩,说他是块打硬仗的好料,战友们也对他竖大拇指。
1945年春天,雪峰山战役成了关键一战。雪峰山在湖南西部,地势险要,是挡住日军进攻芷江机场的咽喉。曾岳峰的部队在混战中失联,他和副枪手陈百川只能绕着山路躲避日军。山路不好走,泥泞湿滑,背着装备爬得满头大汗。走到半山腰,他耳朵一动,听到远处有人声。拨开草丛一看,山谷里100多个日军正围着吃饭,毫无防备。
曾岳峰和陈百川对了个眼神,决定干一票大的。他们爬上高坡,找了个隐蔽位置架好机枪。陈百川负责装弹,曾岳峰瞄准日军最密集的地方,手指一扣,子弹像泼水一样射出去。10多个弹夹,300多发子弹,打得日军措手不及,伤亡一大片。几个日军反应过来,端着枪往坡上冲。曾岳峰弹药打光,腿上旧伤还疼着,他抄起刺刀和手榴弹准备拼命。就在这关键时刻,游击队从后方杀到,和他们内外夹击,把这股日军全收拾了。战后一数,他一个人就干掉了几十个敌人。
这场仗打完,曾岳峰的名声传开了。他后来又参加了湘乡战役、高沙镇战斗、正洞西山反击战等,每次都冲在前头,机枪成了日军的噩梦。1949年,他随湖南军区司令员程潜起义,加入解放军。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湖南剿匪,带队进湘西山区,夜袭匪窝,抓了匪首,立了不少功。
转业后,曾岳峰干过工厂保卫科长、学校门卫,踏实得不行。有次工厂被偷,他连夜巡逻,硬是逮住了贼。退休后,他回汉寿老家,做过开锁匠、当过门卫,日子平淡得像没打过仗。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他接受采访,89岁的他眼神还很利索,说起雪峰山那场仗,只说了一句:“那时候就想把鬼子赶出去。”如今,98岁的他还常给年轻人讲抗战的事。
哈哈
抗日英雄[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