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件兵器 一些稀奇古怪的勒克莱尔坦克方案:
受到俄罗斯坦克支援战车(BMPT)的启发,法国GIAT集团提出的两种方案,用于装甲侦察战斗车辆(EBRC)项目:烽火问鼎计划
【图1】第一个方案将120毫米主炮换成40毫米埋头弹机关炮,移除原炮塔后部的自动装弹机位置,用于安装导弹或无人机,以便实施超视距攻击。
【图2】第二个方案直接将EBRC项目开发的新型40毫米炮塔安装在“勒克莱尔”底盘上
两种方案都将配备:
【图3】Thales-IBD公司研发的Shark主动防护系统;
AZUR防护套件增强的附加装甲;
加固的底盘防雷结构。
乘员为3人,但也曾考虑过加入第4名成员——系统操作员,位置在车体内部。
【图4】最终,法国陆军选择了25吨级的轮式装甲车作为EBRC方案的主平台,“勒克莱尔 T40”方案未获总参谋部批准,未进入正式列装阶段。
【图5】“先进架构 – 可控技术”(AATM)项目最早提出于1999年,乘员仅2人,全部位于车体内部的防护舱中,炮塔为遥控无人炮塔,装备有:
一门140毫米主炮,自动装弹,备弹22发;
一门25/30毫米口径副炮,具有较大仰角,适用于打击高位目标(如无人机或楼顶目标);
自动化火控系统(FCS),集成自动目标识别(ASC)与毫米波雷达;
多功能彩色触控界面;
全车CCD摄像头环视系统,与虚拟现实头盔联动,实现沉浸式驾驶/射击视野;
致盲激光系统;
车体为铝合金结构,搭载V8X-ESM500发动机,采用U形布局,在车体中节省出30厘米空间;
使用半主动液气悬挂系统(可调行程与姿态);
主动防护系统(APS)预留多种选择,包括:
SPATEM、SPARKE(法国方案)或俄罗斯“竞技场”(Arena)系统。
然而,1999年时,Giat集团的战略重点并不在新型主战坦克样车的研制上,而是聚焦于其他国防项目。法国装备总局(DGA)此时也将精力投入到后来演变为“蝎子”项目的计划中。因此,AATM 最终仅停留在概念阶段,未进入样机或实装研发。
【图6】将法国勒克莱尔坦克炮塔安装在乌克兰T-84坦克底盘上的方案,是90年代法国和乌克兰防务合作的产物,不过最后也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