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使用霹雳15中距弹击落印度战机,凸显了超视距空战(BVR)在现代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战例为中国空军的装备发展和战术革新提供了重要启示,同时也对西方传统空战体系提出了挑战。 歼-20、歼-16等战机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和PL-15远程空空导弹,可在200公里外形成威慑,压制西方现役战机的探测与打击范围。 依托空警-500预警机和数据链系统,中国空军能实现战场态势共享,形成“A射B导”的协同打击模式,大幅提升超视距作战效能。 歼-20的隐身性能结合电子干扰手段,可削弱敌方雷达探测能力,确保先敌发现、先敌开火。 西方空军长期依赖F-35、F-22和“流星”导弹的组合,但中国超视距体系的快速发展迫使北约重新评估其战术: PL-15的射程超过AIM-120D,迫使美军加速研发AIM-260以维持优势。 中国预警机与高速数据链的融合,削弱了西方传统的单机作战优势,推动其向“联合全域作战”转型。 歼-20的威胁促使西方加强反隐身技术投入,如新型红外探测和分布式雷达网络。 这标志着西方与俄罗斯一直推崇的机动性与狗斗战术可能彻底被抛弃。 中国空军持续强化超视距体系,将重塑亚太空权格局。西方需加速六代机与人工智能空战系统的研发,否则可能在未来高端冲突中丧失技术主动权。超视距空战已非单纯装备竞赛,而是体系对抗,中国正通过“非对称优势”重新定义空战规则。
本轮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使用霹雳15中距弹击落印度战机,凸显了超视距空战(B
浅笑安然下若素
2025-05-19 10:33:28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