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6岁李敖穷困潦倒,面临辍学的风险时,给胡适写信道:“胡先生,我穷得

1961年,26岁李敖穷困潦倒,面临辍学的风险时,给胡适写信道:“胡先生,我穷得实在没有办法,两条裤子都进了当铺。”

1961年冬天,26岁的李敖缩在租来的小屋里,把最后一条没补丁的裤子叠好塞进布包。

他站在当铺柜台前掂了掂换来的几张钞票,连买碗阳春面都要精打细算,此刻连买稿纸的钱都凑不出来。

研究所拖欠的工资像块大石头压在胸口,他咬着牙给研究所寄了封信,信纸上的字迹力透纸背:"胡先生,我穷得实在没办法,三条裤子都进了当铺。"

寄信时李敖心里直打鼓,10年前他还是台中一中的毛头小子,省下午饭钱买了本《胡适文选》,在课本底下偷看被老师没收过三次。

17岁那年揣着攒了3个月的零花钱,坐火车到台北给胡适寄了2000字的长信,结果石沉大海,如今要开口向这位学界泰斗借钱,手指头在信封上捏出了汗印子。

胡适收到信时正在医院输葡萄糖,69岁的他刚做完心脏手术,床头堆着没付清的医药费单子,看到信里"三条裤子进当铺"这句,他摸出钢笔在病历本背面写回信,让秘书赶紧汇一千块台币过去。

要知道这笔钱相当于他当时半个月工资,护士劝他留点钱买补品,他摆摆手说:"年轻人饿着肚子做学问,比我这把老骨头金贵。"

其实,这已经不是胡适第一次帮人,早年在北大当教授时,他就常把工资分给学生当路费。

李敖收到汇款时正在台大图书馆抄书,牛皮纸信封里除了支票还有张便条:"钱是给你买裤子的,学问要接着做。"

后来李敖在自传里写,那天他攥着支票转了3圈,最后没舍得赎裤子,全买了旧书摊上的绝版书。

转过年来台北文化界掀起批胡风潮,报纸上天天骂胡适是"文化汉奸",李敖这个出了名的刺头偏偏在元旦发了篇《播种者胡适》,把老先生捧圣人。

文章里写胡适在纽约自己买菜做饭,退掉6万美金,还常去监狱探望鲁迅,这些细节看得胡适直拍桌子,抓过信纸就要斥责他胡编乱造。

"我胡适之要是会煮茶叶蛋,当年在康奈尔早开餐馆了!"他气得钢笔尖戳破了信纸。

不过,这封没寄出的信在抽屉里躺了40年,直到后来学者整理遗稿才重见天日。

信里逐条批注李敖文章里的失实之处,最后却补了句:"年轻人热血可嘉,但治学要严谨。"

2005年秋,北大百年讲堂里飘着桂花香,70岁的李敖站在讲台上,听说清华给吴晗立了铜像,当场拍桌子说要捐35万给胡适塑像,底下学生鼓掌鼓得震天响,谁也没注意老头说话时眼角泛潮。

可直到2018年李敖去世,北大未名湖畔还是没立起胡适的铜像。

有人问李敖为什么非要给宿敌的母校捐钱,他摸着光头笑:"当年胡先生给我一千块,现在我还北大一千四百倍,这叫文化复利。"

这对相差44岁的忘年交,一个至死没等到对方的回信,一个至死没等到铜像落成,李敖晚年常跟人说,他这辈子骂遍天下唯独不骂胡适,就像胡适当年顶着压力也要帮年轻学者。

0 阅读:161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