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年,太平公主被李隆基赐死,临刑前,她对李隆基道:“看在我帮你登上皇位的份上

林硕言丫 2025-05-19 08:47:46

713年,太平公主被李隆基赐死,临刑前,她对李隆基道:“看在我帮你登上皇位的份上,放过我的儿子。”谁知,李隆基却冷笑道:“你听过斩草要除根吗?”太平公主顿时泪流满面自尽而亡。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夜,长安城里飘着细雨,大明宫偏殿的烛火忽明忽暗,太平公主披散着头发跪在冰凉的地砖上。

她望着眼前这个亲手扶上帝位的侄子,突然想起20年前母亲武则天临终时的场景。

那年她跪在病榻前,看着权倾天下的女皇褪去华服,露出布满老年斑的手腕,忽然明白权力就像流沙,抓得越紧消散得越快。

太平公主生来就浸泡在权力的染缸里,她母亲武则天踩着亲生女儿的尸体爬上后位,又在六十七岁高龄登基称帝。

这个从感业寺走出来的尼姑,用三十年时间把"牝鸡司晨"的骂声变成百官朝拜的山呼。

太平公主八岁那年,亲眼看见母亲把写《讨武曌檄》的骆宾王头颅挂在城门上,血水顺着城墙缝往下淌,浸红了守城卫兵的铁靴。

李显复位称帝后,朝堂成了姑侄较量的棋盘,太平公主扶持过韦后,又联合过相王李旦,最后选中了庶出的李隆基。

她记得那天在兴庆宫暖阁,二十岁的临淄王跪在地上发誓:"侄儿若能得姑母相助,必以半壁江山相报。"可如今坐在龙椅上的年轻人,眼里只剩下杀机。

长安城南的刑场铺着新运来的黄土,监斩官盯着漏壶里缓缓下沉的浮标,太平公主最后看了眼跪在身侧的三个儿子,突然想起当年母亲杀她姐姐安定公主时,用的也是这种掺了朱砂的黄土。

午时三刻的太阳把影子缩成黑点,刽子手刀背上的红绸被风扯得笔直,远处传来禁军换岗的鼓声,惊起宫墙外柳树上栖着的寒鸦。

李隆基终究没留活口,他坐在含元殿听着刑部呈报的名单,手指无意识摩挲着龙椅扶手上那道裂痕,那是三年前平叛时被流箭擦过的痕迹。

史官在起居注里记下:"开元元年秋七月,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伏诛,凡三十八户。"没人知道新帝当夜去了太庙,对着高祖李渊的牌位跪了整宿。

长安城的百姓第二天照常开市,朱雀大街的胡商牵着骆驼走过刑场,骆驼铃铛声盖住了黄土底下渗出的血腥味,茶楼说书人拍着醒木讲起则天旧事,说到太平公主时总要压低声音:"那位可是能同时调动北衙六军的主儿。"

听客们嚼着茴香豆哄笑,没人注意到街角有个戴帷帽的老宦官,正把写满人名的黄麻纸塞进炭盆。

大明宫东北角的望仙台开始动工那天,工部侍郎在夯土里挖出个鎏金匣子,里头装着撕碎的婚书和半截玉簪,还有张泛黄的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首童谣:"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老太监说这是三十年前太平公主出降时,掖庭宫的小宫女们编的曲子,李隆基听完禀报,挥手让人把东西原样埋了回去。

二十年后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到马嵬坡,那个雨夜他蜷缩在破庙里,忽然想起姑母临刑前说的话:"你以为杀光我儿孙就能坐稳江山?"

风吹灭佛龛上最后一支蜡烛时,老皇帝终于哭出声来,远处叛军的火把连成赤龙,照亮了驿道旁歪斜的石碑,碑上"开元"二字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林硕言丫

林硕言丫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