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陈毅被叛徒诱骗下山,途中他觉得口渴,于是拐到一农户家里喝水,却因为农妇说了两个字,突然意识到这是个圈套! 这事儿得从1934年讲起,中央红军跟敌人斗智斗勇,结果第五次没斗过,开始长征了。可咱们陈毅大佬因为腿受伤太重,只能留在南方苏区,挑起了红军游击队的大梁。接下来的三年,敌军围追堵截,山林烧得跟烤串似的,连自己队伍里都出了叛徒,这革命路走得那叫一个坎坷。那时候的革命者们,一个个跟那死磕到底的花儿似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硬气得很! 到了1937年4月,一封假得跟真的似的密信飘到了陈毅大佬手里,说是中央的指示,让他去大余城南的糖水铺“接头”。虽然陈毅心里直犯嘀咕,毕竟跟中央失联好久了,但想着万一是个真机会呢,咬咬牙还是决定走一趟。临出门前,项英留下来看家,陈毅就和书记黄赞龙一块儿踏上了这条“甜蜜”的不归路。路上,他俩溜达到了陈海家门口,嗓子眼都快冒烟了,索性推门进去讨杯水喝。陈毅瞅着屋里的农妇,随口问道:“大姐,你老公今儿跑哪儿溜达去了?”农妇用家乡话回了一句:“团部。”结果陈毅一听,耳朵一打滑,愣是听成了“糖铺”。这下可好,他心里犯嘀咕了:这大婶咋知道“糖铺”呢?这地界儿听着就不像是她该知道的。一股不祥的预感嗖地就上来了——这次碰头,别是个鸿门宴吧! 等他俩摸到所谓的“糖水铺”边上,那气氛,啧啧,比唱大戏还热闹。几个生面孔站在铺子外面,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似的,四处张望,空气里都透着股子紧张劲儿。陈毅一看这架势,二话不说,拽着黄赞龙就钻进了路边的草丛里猫起来。没多久,一队蒋军士兵呼啦啦地从他们眼前开过,明摆着是给人下套的。要不是那大婶随口一提,他俩今儿就得栽在这儿了。 陈毅逃过一劫,屁颠屁颠地回了游击队老窝,继续带着大伙儿干革命。一直等到西安事变那么一闹腾,国共俩家子开始握手言和,红军游击队这才算是熬出了头,摇身一变成了新四军。历史啊,就是这么一惊一乍的,关键时刻,脑子得清醒,手脚得麻利,不然革命的火种哪儿能烧得旺呢!
1941年,新四军副军长项英死在了自己人手里,人还在“蜜蜂洞”里藏着,仗没打,枪
【4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