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村民捡到长满金子的石头,村里老人说这是传说中的元宝石,有富商出1万元购买,村民不舍得卖,鉴定结果却让众人目瞪口呆。 2016年的一个冬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小河村,地矿专家郑世权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桌上一块金光闪闪的石头。这是村民丁平发送来鉴定的"元宝石",它表面布满金色颗粒,在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这种亮色确实让人吃惊,"郑世权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金黄色很像黄金,而且这种造型也很奇特,结构很不寻常。"他轻声自语,眉头微皱。 坐在一旁的丁平发脸上挂着期待的微笑。半个月前,他在暴雨后的小河边防洪时,发现了这块约三十斤重的奇特石头。当时石头在水中闪着金光,丁平发被深深吸引,便将它带回了家。 "老婆,我回家了,你看看我带回来什么好东西!"当丁平发抱着这块石头推开家门时,他的妻子惊讶得合不拢嘴。昏暗的灯光下,夫妻俩研究着这块石头,幻想着未来的富足生活。 第二天一早,丁平发顾不上吃早饭,就急匆匆地去拜访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丁老。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年轻时在大户人家做工,见多识广。丁老仔细端详后,郑重其事地告诉丁平发:"这石头上全都是金子啊,是金子。" 丁老还告诉他,这种石头有个美妙的名字——"金娃娃"。据说很久以前,小河村住着一个小婴儿大小的金娃娃,它活泼可爱,在村子里跑跳时会留下金子,而这些金子只有好心人才能发现。 村里的二大爷则称这是"元宝石",说小河村古时出产这种石头,表面长着天然黄金,敲下来熔就能成金元宝。他还补充说元宝石早在明代就被开采完了,丁平发能捡到,一定是祖上积德。 消息很快传遍全村,甚至有外地商人深夜找到丁平发,愿出一万元购买这块石头。丁平发心想,如果真是黄金,价值肯定远不止一万,便婉拒了商人。 然而,当郑世权的实验室鉴定结果出来后,丁平发的心一下子跌入谷底。"经过鉴定,这些金灿灿的颗粒不是黄金,而是一种名叫二硫化铁的结晶体,俗称黄铁矿。"郑世权解释道,"因为长相酷似黄金,又被称为'愚人金'。" 看着丁平发失落的表情,郑世权安慰他:"虽然不是黄金,但这种奇特的石头很少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碰到喜欢这种石头的收藏家,同样可以卖个好价钱。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丁平发的"元宝石"在小河村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淘金热潮。原本宁静的村庄变得热闹非凡,每天天刚蒙蒙亮,村民们就扛着锄头、铁锹涌向河边,连日常的农活都放在了一边。平日里冷清的河滩挤满了人,大家弯着腰,眼睛紧盯着河床,寻找着类似的"金石头"。 "我也找到一块了!"几天后,一位村民高举着手中泛着金光的石头欢呼。接连有好几位村民都在河边捡到了类似的石头,这更是坐实了村民们心中的"发财梦"。流言也随之而来,有人说丁平发的那块"元宝石"有大老板出价50万购买,这个消息一出,村里人更加兴奋了。 实际上,确实有个外地老板找到丁平发,但出价只有1万元,而且老板强调自己是收藏石头的爱好者:"我也不是很认识这个石头,我就是喜欢石头,不管石头在山上还是在哪里,花多少代价都要搬回去。"然而丁平发坚信石头价值不菲,将老板打发走了。 与此同时,村民丁小广在连日寻找无果后,带着满心的不甘回到家中。他盯着自己捡来的普通圆石,突然灵机一动:"会不会黄金藏在石头里面呢?"他找来工具,一点点敲开石头的表层,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石头内部竟然真的呈现出金黄色。 "石头里面有金子!"丁小广的发现很快传遍了村子,村民们纷纷开始采用新方法。有人用草酸直接倒在石头表面,腐蚀掉外层后,露出里面金灿灿的物质。这些新发现让淘金热再次升温,村民们甚至开始组织前往河流上游寻找"金矿"源头。 丁平发和几位村民沿着河岸一路向上游探索,在河岸两边发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这些石头外形圆润,是灰黑色的,与金光闪闪的石头截然不同。担心山体滑坡,他们没有继续前行,带着这些普通石头返回了村子。 就在淘金热潮达到顶峰时,当地政府派出专业人员前来调查。张家志专家在仔细检查后揭开了谜底:"这些石头表面的金色物质是硫铁矿,又称'愚人金'。真正的金子一般不会结晶,形状不规则;而这些石头表面的结晶是立方体或八面体,这是硫铁矿的特征。" 张家志进一步解释,这些石头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当时云南这一带被海水入侵,海湾里的水流不畅,矿物质与生物和铁结合形成了硫化亚铁,经过亿万年的风化演变,最终变成了这些圆石,学名叫"石胆"。
“活久见!”5月12日,云南,一农户家中下了一窝猪崽,总共13只,奇怪的是,其中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