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目录制中,饰演猪八戒的演员马德华幽默地讲述了拍摄高老庄那场戏的经历。他说当时导演杨洁找了五十多个女演员参与演出,自己觉得她们都很不错,但导演却不满意。
20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中国影视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西游记》电视剧的拍摄时间恰逢此时,这部剧集不仅以其忠实于原著的剧情,生动的角色形象,精巧的特效和舞台布景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电视剧工业的进步。
导演杨洁,是这部作品背后的灵魂人物之一。她用细致入微的视角和坚定的艺术追求,为《西游记》的每一个细节倾注心血,成为中国影视女性导演中的佼佼者。
马德华,作为猪八戒的饰演者,凭借其幽默亲切的演技,赋予了猪八戒鲜活的人格魅力。他的表演既符合原著中的憨态可掬,又把角色的复杂性和人性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马德华在节目中调侃自己在剧场上的趣事,透露了拍摄《西游记》后台不为人知的侧面,也让观众看到了他作为演员的洒脱与敬业。
“那时候,导演杨洁找了50多个女演员,我都喜欢,但是导演不愿意。”马德华这句带着玩笑的回忆,透露了剧组在拍摄“高老庄”一场戏时的巨大挑战。
这场戏不仅仅是剧情的重要转折,更涉及角色的特殊要求:女演员需要一人饰演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既要有美丽端庄的“高小姐”,又要展现孙悟空的古灵精怪,灵动俏皮的双面性格。这对当时女演员的表演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导演杨洁在挑选合适演员这件事上显得焦头烂额,反复试镜,严格筛选。她一度夜不能寐,担心角色一旦选错,会影响整场戏乃至该剧的艺术效果。
随着时间紧迫,女演员尚未确定,剧组气氛显得尤为紧张。杨洁甚至半开玩笑地将这个重担交给马德华,说让他来挑选“媳妇”。马德华也不敢耍小聪明,他认真参与了选角工作,认真考察每个候选人。
马德华最终在电影《精灵》中发现了魏慧丽。魏慧丽的表演散发出的狐仙般妩媚和灵动气质,深深打动了他。她的角色有着既神秘又俏皮的特质,正好符合“高小姐”和“孙悟空”二合一的角色需求。杨洁采纳了建议,将她请来试镜。
尽管魏慧丽天生的高个和黝黑肤色,以及明显的农村气息与导演心中角色的形象稍有偏差,但剧组人并没有轻言放弃。副导演建议先试拍再做决定。
事实上,当时魏慧丽正忙于一部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拍摄,服装和妆容尚未卸妆,整体形象尚未调整。几天的修饰和妆扮后,魏慧丽换上了“高小姐”的服装,形象焕然一新,表演中那份灵动和俏皮一触即发,令杨洁看到了希望。
“掀开红盖头的那一刻,孙悟空的精灵古怪完美展现出来,瞬间征服了导演。”这一细节至今令许多观众印象深刻,也成为戏中极富代表性的一幕。
拍摄 “猪八戒背媳妇” 的场面更是难中带乐。原本设想是“高小姐”直接趴在猪八戒背上,制造形象上的亲密感。然而魏慧丽身高超过马德华,且妆容与服装的层次感使得这种姿势显得不协调而不美观。
导演和团队陷入思考,如何既保持画面效果,又不破坏角色本质成了一大难题。
魏慧丽的机智介入,提议改成跪在猪八戒背上的姿势,随着这个方案的实施,拍摄现场气氛活跃起来。马德华背着魏慧丽,需要具备相当的体力和协调性,表现出猪八戒的憨态与滑稽。
魏慧丽在马背上的扭动,时而展现端庄高小姐的优雅,时而呈现孙悟空的灵巧俏皮,两种角色在一个身体上的转换,为这场戏增添了层次感和趣味性。
拍摄过程中,马德华忍不住开玩笑:“你这是要把我这老猪累坏了!”摄影师和剧组成员笑声连连,现场气氛十分轻松。尽管体力消耗大,但大家心情愉悦,精力充沛。这样的幕后故事展现了艺人们的敬业精神和互助友爱的团队氛围。
随着戏份的完成,“猪八戒背媳妇”的桥段成为《西游记》中最为人称道的一幕之一,成为无数粉丝津津乐道的经典瞬间。魏慧丽也凭借这次出色的表现,在演艺道路上获得了进一步的认可和机会。
她的表演展现了跨越形象壁垒的可能性,也体现了导演组对演员潜力的发掘。
拍摄结束后,马德华和魏慧丽多次在公开场合回忆那段日子,话语中充满了温馨的情谊和难忘的经历。两人分享了那些艰辛却充满欢乐的日子:从山间拍追逐戏的险情,到复杂的巨大布景搭建,每一刻都彰显了专业的敬业和团队的团结。
魏慧丽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那次在山路拍戏意外滑倒时,马德华及时伸手相救,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伤害。这样的互助并非偶然,而是整个剧组成员工作态度的写照。
多日高强度的工作,十几个小时的连续拍摄,灯光与布景的精雕细琢,要求演员保持高度的专业精神。偶尔忘词的尴尬被两人的默契化解,透露出他们合作过程中的人性光辉和真实情感。
《西游记》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它的诞生离不开每一位演员、导演和工作人员的努力。马德华与魏慧丽的故事,折射了那个年代影视创作的真实面貌。那些苦辣酸甜背后,是对艺术的热爱,是对梦想的坚持,也是对合作精神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