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志愿军通信员重伤被围,美军头子奸笑道:“别急,先耍会儿。”200个大

玲珑说历史 2025-05-18 08:58:00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通信员重伤被围,美军头子奸笑道:“别急,先耍会儿。”200个大兵正要动手时,通信员突然举起一个木箱,大笑一声:“看!”

潘正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高县前进乡湾滩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那会儿的高县,山多地少,村里人靠种地过日子,生活紧巴巴。潘正光从小就跟着爹妈下地干活,挑水、锄草、割稻子,啥苦都吃过。家里那几亩薄田养活一家老小不容易,他13岁就扛起了扁担,练出一身力气,也磨出了一种不服输的倔劲儿。村里人常说,这小子看着瘦,骨子里硬得很。

1949年,高县解放,新中国成立了。潘正光眼瞅着村里通了电,修了路,心里那股为国争光的火苗越烧越旺。1950年,朝鲜战争打响,美国带着联合国军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志愿军要出国作战的消息传到村里,潘正光二话不说就报了名。他跟家里人说:“国家叫咱上,咱就得上!”1951年,他正式加入志愿军,成了60军181师543团8连的一员。

潘正光入伍后干起了通信员的活儿。别看这岗位不起眼,可在战场上那是部队的“耳朵”和“嘴巴”。电话线断了,前线就成聋子;电报送不到,指挥部就变瞎子。他得扛着设备,冒着枪林弹雨架线送信,稍不留神就没命。训练时,他学会了用步枪、机枪,还能快速爬山涉水,修线接线一把好手。战友们都说,这家伙跑起来跟兔子似的,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

到了朝鲜,潘正光跟着部队打了大小几十仗。冬天冻得手脚发麻,夏天热得喘不过气,他硬是咬牙挺着。一次任务中,敌机轰炸把线路炸断,他一个人跑了五公里山路,愣是把线接上了,保证了部队联系没断。这样的活儿他干了无数次,手上磨出老茧,脚底踩出厚皮,硬生生从新兵变成了老兵。

1953年6月11日,夏季反击战役打得正激烈。潘正光所在的部队跟美军干上了。那天,炮火把山坡炸得面目全非,他带着通信设备往前冲,结果被炮弹碎片击中,左腿和胳膊血流不止。战友死的死伤的伤,他拖着伤腿想撤,却撞上了200多个美军。敌军头子咧嘴一笑,带着一股子狠劲说:“别急,先耍会儿。”大兵们围上来,黑洞洞的枪口直指着他。

就在这节骨眼儿上,潘正光瞅见旁边有个破木箱。那箱子是战场上扔下的补给垃圾,空得连个子弹壳都没。他脑子一转,猛地抓起箱子举过头顶,使出全身力气喊了声:“看!”然后狠狠扔向敌群。那一嗓子喊得震天响,脸上还挂着点挑衅的笑。美军傻眼了,有人以为箱子里有炸弹,有人怀疑是啥诡计,一下子乱了阵脚。趁着这工夫,他滚到一边,拼了命往附近一个机枪工事爬。

到了工事里,潘正光发现就剩一个重伤的战友,周围全是死人。工事里还有一挺机枪和几箱子弹,他啥也没想,抓起枪就干。美军很快压过来,他端着机枪猛扫,子弹跟不要钱似的往外 쏟。敌人被打得趴了一地,他还故意扯着嗓子喊:“冲啊!老李、小张,跟我打!”其实压根没人,他一个人换着位置开枪,愣是让美军以为工事里藏着一堆人。

这场仗打了几个钟头,敌人的炮火轰得工事直晃,潘正光耳朵都快聋了。他死守着机枪,眼瞅着敌人冲上来又被打回去。直到志愿军援军赶到,大部队反攻把美军撵跑,他才被救出来。那会儿他满身是血,腿都抬不起来,可硬说:“阵地不能丢,我还能打!”简单包扎后,他又跟部队杀回前线,把阵地抢了回来。

战后算下来,潘正光一个人干掉了160多个敌人,还守住了阵地,立了大功。他被评为“特等功臣”,朝鲜那边还给他发了国旗勋章。《人民日报》称他是“孤胆英雄”,部队里传开了他的名字。停战后,他伤太重,被送去东北医院治了好几个月。出院后,他回了高县,转业干起了农业技术员,帮乡亲们种地增产。

晚年,潘正光没闲着,常去学校讲自己的故事。他总说:“和平多好啊,你们可得珍惜。”儿孙们围着他听打仗的事,他摸着腿上的伤疤,笑呵呵地说:“那会儿年轻,豁得出去。”他一辈子没啥大追求,就想国家强,日子稳。

0 阅读:180

猜你喜欢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