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圆明园丢失的“马首”被赌王买回并捐回祖国,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专家给“马首”拍了X光后,却有了意外发现。 说起圆明园,那可是清代皇家园林的巅峰之作,被称为“万园之园”。它集艺术、建筑、自然于一体,简直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可惜,1860年英法联军一把火把这人间奇迹烧了个精光,还抢走了无数珍宝,其中就有十二生肖兽首铜像。马首是这十二尊兽首之一,原先立在圆明园海晏堂前,作为喷泉报时装置的一部分。每个时辰,水从对应的兽首嘴里喷出来,既实用又好看,设计巧妙得让人拍案叫绝。 马首本身造型特别传神,昂首挺胸,鬃毛飘逸,细节处理得细腻入微,铜质光泽透着岁月的厚重感。它的流失,是圆明园被毁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一道伤疤。百年来,这些兽首散落世界各地,有的下落不明,有的被拍卖高价交易,每次现身都牵动着国人的心。 到了2007年,马首在香港拍卖市场露面,立马引起了轰动。当时的买家是澳门赌王何鸿燊。这位商界大佬不光会赚钱,更有一颗爱国心。早在2003年,他就花钱买回了猪首铜像,直接捐给了国家。这次面对马首,他也没犹豫,掏出6910万港元把它拿下。这可不是小数目,但对他来说,能让国宝回家,比什么都值。 2019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正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澳门回归20周年。何鸿燊觉得这是个好时机,干脆把马首捐给国家,让它彻底回家。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那场面既庄严又有温度。马首漂泊百年,终于回到了祖国,这事儿让不少人心里暖乎乎的,也多了一份对文物回归的期待。 马首回到祖国后,专家们自然不会让它闲着。他们想知道这件文物经历了什么,保存得咋样,于是安排了全面检测,其中X光扫描成了重头戏。结果这一照,可不得了,专家们发现马首的制作工艺远比想象中牛。 一般来说,这种铜像大家可能会觉得是几块铜板拼起来的,但X光显示,马首居然是用失蜡法一次铸成的。啥是失蜡法?简单说,就是先用蜡雕出模型,再裹上泥,加热把蜡融掉,然后倒进铜汁,等凉了敲开泥壳,一个完整的铜像就出来了。这法子听着简单,但做起来特别考验手艺,尤其是马首这么精细的东西,能一次成型,说明清代工匠的技术真是顶尖。 更厉害的是,X光还照出了马首鬃毛的细节,每根毛发都清清楚楚,纹路细腻得像真的一样。这可不是随便敲敲打打能弄出来的,得有超高的审美和手艺才行。还有,马首内壁上有些白色的水垢状东西,分析后发现是喷泉用水留下的痕迹。这一下就坐实了它当年的功能,也给研究圆明园喷泉系统加了个新证据。 这些意外发现,把马首的价值又推高了一层。它不光是件艺术品,更是个历史档案。失蜡法的使用,说明清代铸造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咱们之前想的还要厉害。鬃毛的细节和水垢的存在,又让马首跟圆明园的历史紧紧连在一起,像是给那段岁月开了个小窗口。 这事儿还告诉咱们,文物不只是摆着好看,它们藏着太多秘密,等着现代科技去解锁。马首的回归和研究,不仅让国人自豪,也给历史学家和文物保护专家提供了新素材。说不定,别的兽首里也有类似的惊喜等着咱们呢。 马首的故事,也带动了大家对其他流失文物的关注。到现在,十二生肖兽首已经有八尊回来了,分别在国家博物馆和保利艺术博物馆里安家。每次回归,都是对历史的修复,也是对民族自信心的提振。何鸿燊的做法,成了个标杆,让更多人愿意为文物回家出力。 当然,剩下的几尊兽首还在外面漂着,找回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马首的经历至少证明,只要有心,总会有希望。文物回归,不光是拿回东西,更是在找回咱们的文化根脉。
2019年,圆明园丢失的“马首”被赌王买回并捐回祖国,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专
周平聊历史
2025-05-17 23:23: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