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重庆一单身汉在路边捡到个女婴,省吃俭用把她养大。谁知,养女成年后,单身汉却说:“你走吧,你又不是我亲女儿。” 那年寒冬的重庆乡下,邓和平裹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袄往家走,他当时三十出头,瘦得跟竹竿似的,家里躺着生病的爹娘、脑子不灵光的弟弟和刚上初中的妹妹。 全家五张嘴就靠他在砖窑厂搬砖养活,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 路边草窠子里传来细弱的哭声,邓和平起先以为是野猫,凑近了拿树枝拨开枯草,冻得发紫的小脸把他惊得倒退两步。 襁褓里塞着张皱巴巴的烟盒纸,模模糊糊写着"下午四点",抬头看看天上挂着的月亮,这孩子已经在寒风里躺了五个钟头。 邓和平把冰疙瘩似的娃娃揣进怀里,破棉袄里子贴着孩子的小脸,他站在土路上犯了难:家里米缸早就见了底,弟弟上个月发烧都没钱抓药。 可怀里的小生命每抽泣一声,就像针尖戳在他心口上,最后他跺跺冻麻的脚,把晚饭要熬的棒子面抓了两把塞回米袋——就当给这丫头省口粮了。 老邓家多了个女娃的事在村里传开时,连最碎嘴的婆子都没说闲话,谁都知道邓家穷得耗子都不上门,能收留弃婴是真不容易。 邓和平给娃起名雪凤,说是雪地里的凤凰,其实暗地里想的是:姑娘家命苦,盼她将来能飞出这穷山沟。 小雪凤三岁就会踩着板凳烧火,五岁给爷爷喂药从没洒过半滴,有回邓和平在砖窑咳出血,小丫头半夜蹲在灶台前,拿瓦罐煨着从后山挖的野葛根。 邓和平喝着苦汤药,瞅着闺女被柴火熏花的小脸,心里跟打翻五味瓶似的。 在雪凤上小学那年,教室里新来的支教老师发现这姑娘过目不忘,做算术题比打算盘还快。 期末考了全镇第一,校长亲自送来奖状那天,邓和平把糊窗户的报纸撕了,把奖状贴在全家最显眼的位置。 好日子没过两年,一对穿呢子大衣的夫妻找上门,说是当年扔孩子有苦衷,现在生意做大了要接姑娘去过好日子。 雪凤死死抱着家里掉漆的房梁,哭喊着"我爹在砖窑流汗养我"的时候,邓和平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锅子里的火星子明明灭灭映着眼角的泪花。 老天爷总爱捉弄苦命人,雪凤刚拿到医学院保送通知,邓和平就倒在了砖窑里。 县医院说是尘肺晚期,治好了也得常年卧床,姑娘攥着录取通知书在病房外转悠三天,最后咬着牙要撕了通知书去打工。 病床上的老汉急得直捶床板:"老子捡你回来是让你当凤凰的,不是让你当抱窝母鸡!" 走投无路的姑娘写了封求助信,把二十年父女情掰开了揉碎了说,电视台记者扛着机器来村里那天,邓和平躲在灶房不敢见人,说是"丢人现眼"。 可当好心人捐的医药费凑齐时,老汉摸着汇款单上的数字,混着泪珠子念叨:"凤啊,爹还能看你穿白大褂......" 如今邓雪凤成了三甲医院的主治大夫,每周末雷打不动回乡给老父亲洗肺,村里人常见她搀着佝偻的邓和平在田埂上遛弯,夕阳把父女俩的影子拉得老长。 有次城里记者来采访,问老汉这辈子最得意啥,邓和平咧着缺牙的嘴笑:"咱家雪凤打小就仁义,随根儿。" 信息来源: 央视网《感动中国》人物素材库2015年度候选案例
又一个拜金大龄女震碎了我的三观!前段时间有媒体爆料:安徽一36岁未婚先孕女子小刘
【302评论】【10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