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张学良101岁去世,去世之前他哽咽直言,被扣留时保住自己性命的不是宋

百年战争录 2025-05-17 14:34:22

2001年,张学良101岁去世,去世之前他哽咽直言,被扣留时保住自己性命的不是宋美龄,而是另一个女人。

作为曾经的少帅,百岁老人张学良的一生,绝对能够称得上“传奇”。

可能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如此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他的一生应该不曾对谁人有所亏欠。

但现实却大不相同。

从张学良临终前,掩面痛哭说出的那句话便可知晓。

“此生无憾事,唯负此一人!”

时间回溯到1936年,共同走进张学良精彩的后半生。

当时正值国家胃难受之际,为了救国救民,张学良与杨虎城二人发动西安事变。

这次的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直接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看上去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但其实这件事也在悄悄改变张学良的命运。

表面上看老蒋确实同意与我党合作,共同匡扶民族大义。

但事实上,老蒋心中那是一百个不愿意。

面对老蒋的心思,张学良其实心知肚明。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所以在西安事变收尾后,张学良决定亲自护送老蒋回南京。

听上去就是简单的护送,可所有人都知道以老蒋的手笔,一定不会放过张学良。

杨虎城也曾多次劝说张学良,但却还是没有扭转张学良的决定。

可能有人认为他是往枪口上撞,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件事情必须有人站出来承担结果。

不然老蒋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要说坚定前往南京不会丢性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张学良秘密收到宋美龄的信件。

宋美龄一再保证一定会力保张学良,且将他平安送返。

相信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

就在张学良落地南京的第一时间,老蒋便下令将张学良抓捕。

当然,也不能说宋美龄没有完全失信。

因为如果没有他,可能张学良早已命丧黄泉。

正是有宋美龄无数次的“枕边风”,才让老蒋最终决定将张学良囚禁起来。

这件事情传到外界的耳中,也才有了张学良的性命是宋美龄力保的言论。

可其实大家有所不知,真正让张学良保住性命,重获自由的是他的妻子——于凤至。

两人的婚姻源于包办。

于凤至比张学良大4岁,起初张学良对这段婚姻那是一百个不愿意。

毕竟他可是深受新思想熏陶的进步青年,崇尚自由自主的婚姻。

而于凤至虽然家境优渥,长相绝佳,学识也相当了得。

但奈何不是张学良自己的选择。

姻缘天注定!

谁料,婚后的二人说不上甜蜜,但也算是相濡以沫。

只不过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张学良便与赵四小姐赵一荻互生情愫。

面对这样的境况,于凤至没有做出任何的泼妇行为。

而是选择继续照顾家庭与孩子,直到孩子前往美国留学,她才陪伴远渡。

在这期间,张学良可以说于凤至几乎没有过任何的联系。

直到他被老蒋囚禁,于凤至才再次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第一时间,于凤至毫不犹豫地回国。

随后四处奔走,为张学良打点关系与人脉。

从求助宋美龄与宋美龄的母亲,到用张学良手下的大军威胁老蒋。

可以说,于凤至这个女人绝不是一般人。

在她的游说下,确实让老蒋不敢轻易触碰张学良。

随后的四年间,于凤至更是前往张学良囚禁的地方陪伴照顾。

一直到她生病必须前往美国治疗,于凤至才不舍将张学良托付给赵一荻,自己转身离去。

前往美国的于凤至,按说应该好好治疗才对。

但奈何她对张学良爱得深沉。

为了保住张学良的性命,让张学良没有后顾之忧。

于凤至直接将老蒋的“把柄”《不抵抗日军》电文带在身上,以此作为筹码牵制老蒋。

紧接着于凤至更是在美国各地奔走演讲扩大自己的势力,与美国高层密切联系。

最后,于凤至更是投身于股市,将自己赚来的大量金钱用于为张学良购置家产上。

多年来,于凤至一心扑在张学良的身上。

直到1990年,93岁的于凤至在美国洛杉矶逝世。

张学良经过多次的请求赴美看望妻子。

当他看到妻子墓碑上“张于凤至”几个大字时,他瞬间瘫软在地、痛苦流涕。

可以说,于凤至就是张学良的“守护神”。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