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62岁章太炎穷得连2块钱的烟都买不起。杜月笙掏出1000大洋,想请他写篇文章。章太炎傲娇的拒绝:不写!谁知,几月后,章夫人瞒着丈夫,笑眯眯地收下了1000大洋。 上海有那么多文人墨客除了章太炎之外,没有任何人能被杜月笙这般敬重,更没有人敢拒绝杜月笙。 章太炎在文人中的地位不低,但他的生活却十分清贫,他住的房子很小,屋内摆放的家具更是十分古老,他和妻子都亲力亲为的解决日常生活。 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人给章太炎送过钱票,但章太炎从不拿这些无功之物,他只要劳动所获的一部分,这些钱他花的心安理得。 章夫人嫁给章太炎后从表面看很有地位,但实际上除了这个名头之外她并没有享受到其他好处,不过她是心甘情愿嫁给章太炎的,也愿意陪他过两袖清风的生活。 说出去恐怕没人相信,章太炎和杜月笙之间的关系算不上僵硬,甚至还十分友好亲近,人外不苟言笑的杜月笙在章太炎面前却是另一个模样。 杜月笙早年靠卖水果为生,加入黑帮后卖命斗殴起家,从一无所有走到黑帮大哥的位置上,这样的人必定是受不了挑衅和拒绝的。 但实际上杜月笙在发家后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出身,他从前吃了太多苦,也受了太多辱,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家世帮助他的话,他一定不会走的这样艰难。 但他没有,他拥有的只有自己和一身的干劲,等他终于靠着自己的拼搏得到想要的一切后,他看似是没有遗憾了,但实际上最让他耿耿于怀的就是家世。 他觉得自己的家世拿不出手,当他和其他有头有脸的人物坐在一起时,他担心那些人在背后嘲讽他出身卑微,如今只不过是侥幸得道了而已。 这样的事情看似很离奇,但它却是真真正正发生在杜月笙身上的,于是有名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便为他修订家谱。 对于杜月笙来说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章太炎却因此招引来了诸多骂名,因为杜月笙在旁人眼中就是一个“地痞无赖”头子,章太炎之所以帮他肯定是因为收了好处。 章太炎不是一个见钱眼开、随意交友的人,早些年袁世凯想要称帝的时候章太炎就毫无畏惧的站了出来,即便被捕数次他也没有改变口风,面对这样的打压他都没有屈服,又是怎么和杜月笙变成知心朋友的呢? 杜月笙发迹后,他就想要改变自己的名声和出身,混混的身份是没办法改变的,能改的只有他的言行举止。 和其他一夜发家的人不同,杜月笙十分重视教育,他家中妻妾众多,孩子们自然也有不少,但他的要求是每一个孩子都必须要认真学习。 他曾经吃过没有文化的苦头,所以他希望孩子们都能学到真正的本领,至少将来把家业交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有能力守住。 光重视自家的教育是不行的,杜月笙在自身气质上也做了不少改变,不管夏天有多热,他必定穿着象征人文的长衫。 长衫和黑帮这两个字怎么看都不合拍,但杜月笙却坚持如此,而且他还想从交友上做出改变。黑帮老大的朋友能有几个名声好的,而杜月笙却打算和文人们搞好关系。 这样一来或许在日后他也能通过这些文人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名声,于是他就用尽手段接近,笼络各个领域的知识分子,有人缺钱就送钱,有人遇到麻烦了他就出面摆平麻烦。 可能在别人眼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预谋的,但是在那些得到他好处的人眼中,他就是“救世主”,因此杜月笙手下才会有那么多人才为他效力。 章太炎就遇到过需要杜月笙摆平的麻烦,其实这个麻烦在有权有势的人眼中根本不算什么,但奈何他是一个无权无势的人。 而那个时候他也想不到谁会愿意帮忙,所以他只能找到杜月笙,好在杜月笙很期待章太炎的求助,他没有任何犹豫就出手摆平了所谓的麻烦。 然后杜月笙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去章太炎家中做客,临走前他还偷偷的在茶几上压了一张两千两的银票,章太炎直到晚上才发现这笔钱,他生活中的困境也迎刃而解。 杜月笙此举即帮助了章太炎改善生活,又保全了他的名声和颜面,此后杜月笙就一直资助章太炎的生活,两个人的关系自然也亲近起来。 章太炎也会为杜月笙说些好话,不过他的这些举动却更让外人觉得是为金钱折腰,他不该为了利益和杜月笙来往,这也是章太炎晚年最受人争议的地方了。
1933年,宋美龄得知蒋介石出轨陈洁如,怒气冲冲找到她,一个耳光扇过去,骂道“你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