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周总理病重,需要吃鸽子蛋补充营养,却到处都买不到,这时,宋庆龄听到后,送来了5枚鸽子蛋。 (参考资料:将军网——《党史文苑》发表文章《宋庆龄慷慨赠送彰显大爱深深》) 说起宋庆龄女士,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她是革命家孙中山的妻子。建国后她作为民主人士留在大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选择。因为她的身份特殊,中央几位领导都对她特别关照,宋庆龄深受感动,也经常投桃报李,给这些领导们送去自己的一份心意。 宋庆龄是个很细心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人说毛泽东喜欢在卧室里看文件。因为床头很硬,这样靠着不舒服,她专门让人给毛泽东送去了一个柔软的枕头,好让他办公时更加舒服。 第一次送去后,毛泽东觉得贸然收孙夫人的礼物不太好,便婉言拒绝了。送礼物的工作人员还没走出大门,毛泽东又觉得自己这样做可能辜负了她的一番好意,便连忙把人叫了回来。 就这样一波三折,他还是收下了这份情谊深重的薄礼。对于这个枕头,毛泽东十分爱惜,用了几天后就小心翼翼地让人收起来了。 一年冬天,毛泽东想到宋庆龄家里可能没菜了,便让人送了些白菜过去。那时候北方冬天没什么蔬菜,基本都吃大白菜。收到这份贴心的礼物后,宋庆龄十分开心,专门回了一封感谢信。 仅仅从宋毛二人的交往就能看出,她与领导人们之间虽然保持着较为频繁的联系,但关系非常简朴纯粹,没有什么复杂的物质和利益往来。 宋庆龄是个闲不住的人,她专门在家里养了一些鸽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养鸽子无非是为了吃肉或吃蛋。但对于宋庆龄而言,鸽子却是她的精神寄托,因为这种温顺的鸟儿象征着和平与希望。 她的很多私人物品上都印着鸽子的图案,家里日用的器皿上,也都装饰着鸽子的纹样,甚至连信纸、请柬的边沿,都能看到鸽子的身影。她有一枚非常珍爱的胸针,也雕刻成了鸽子的形状。 当然,这些鸽子也为她带来了珍贵的鸽子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到鸽子蛋是非常难得的,而且它的营养丰富,给生病或体弱的人吃最好。所以,宋庆龄自己舍不得多吃,经常把蛋存起来,需要时就当成礼物送给别人。 70年代的时候,周恩来生了一场重病,身体虚弱,几乎吃不下东西。得知消息后宋庆龄非常担心,但那时情况特殊,她不能亲自前往,思来想去,就决定给周恩来送一些鸽子蛋。这些鸽子蛋,对病弱的周恩来来说正是雪中送炭。 到了1976年,周恩来的病情更加严重,几乎到了水米难进的地步,工作人员想给他吃点鸽子蛋补充营养,但那时正值严冬,鸽子不下蛋,大家把整个城市跑遍了也没买到。 正在这个紧要关头,宋庆龄听说了此事,便让人到自己的鸽子笼里找一找。但情况依然令人失望,宋家的鸽子也不下蛋,每个窝里都空空如也。宋庆龄不甘心,让他们再仔细翻查一遍,兴许会有遗漏的。 这次工作人员找得更加仔细,最后竟真的从里面发现了几枚被掩盖在草堆下的鸽子蛋。这几枚鸽子蛋的价值不言自喻,宋庆龄不敢耽搁,立马找来盒子,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好,让人立刻送到周恩来家里。 负责送蛋的人是长期在她身边工作的一个女孩,女孩捧着盒子来到了中南海。但这次的情况有些不一样,热情的邓大姐没有出来迎接,甚至连周恩来的贴身秘书赵炜也不见踪影。无奈之下,她只能把鸽子蛋交给了警卫员。领走时她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把蛋碰坏了。 回来的路上,女孩的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没想到一语成谶,3天之后传来噩耗,周恩来走了。女孩这才明白,她送鸽子蛋去的时候周恩来正在抢救,亲近的人都陪伴在病床前,根本无暇出来招待客人。 除了和毛周两位领导人的交往外,宋庆龄还曾经给刘少奇送过东西。60年代中后期刘少奇已经被边缘化了,很多人对他都避之不及,但宋庆龄没有这些成见和顾虑,主动将自己刚出版的一套选集送给了刘少奇。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不仅是一种朋友间的往来,更是一种信任和鼓舞,收到礼物的刘少奇感动不已。后来,宋庆龄还让人送过贺卡和一些糖果,这些无言的关怀和陪伴,让困境中的刘少奇重新恢复了信心。 作为一名传奇女性,宋庆龄不仅有博大的胸襟和超凡的智慧,还有一颗勇敢仁爱的心,所以有人把她称为“中国的良心”。
建国初,甚至有部分将帅手握几十万兵力,为何没一人敢拥兵自重?“老彭,你看这中
【3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