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能刚印度,为啥搞不定俾路支? 这背后藏着“祖传家业”与“地理密码”的双重谜题。 先看历史牌:祖传的“独立基因” 俾路支人打祖上就自带“不羁属性”。古代被波斯、阿拉伯等帝国轮流“打卡”,但始终保留着部落长老"自治的秘方"。英国殖民时更绝,搞了个“间接统治”,让部落长老当“土皇帝”,直接把“山头文化”养成了“惯性思维”。1947年印巴分治时,人家还硬气了一把,搞出个73天的“卡拉特汗国”,虽然后来被巴基斯坦“收编”,但骨子里的“自治小本本”从没撕毁过。如今部落长老还控制着80%的农村,传统司法和现代法律“各唱各的戏”,活脱脱一个“国中之国”。 再看地理牌:山高皇帝远的“资源宝库” 俾路支省面积34万平方公里,比巴基斯坦三分之一国土还大,却窝在西南角“偏远山区”,离首都伊斯兰堡比北京到广州还远,妥妥的“鞭长莫及”。更绝的是,这地儿堪称“天选矿场”——全国60%的天然气、40%的煤炭、世界级铜金矿全在这儿,资源多到能“躺着收租”。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资源太富,部落长老有资本“占山为王”;位置太偏,巴基斯坦想管都得“翻山越岭”,现代治理体系像外卖进不了深山,根本“送货上门”难。 最后看现实局:软不得硬不得的“烫手山芋” 你说巴基斯坦不想硬气?可人家“家里有矿”,要真的独立了,经济直接“断气断电”,35%的工业产能得“罢工”,GDP能跌得连亲妈都不认。再说历史遗留的部落问题,打不得骂不得,一不留神还会引发信德省、开普省的“连锁反应”。外加某些外部势力躲在幕后“递瓜子”,盼着巴基斯坦“后院起火”,巴铁只能一边哄着部落长老“谈感情”,一边攥紧瓜达尔港这个“一带一路”命脉——毕竟,谁会跟自家的“经济大动脉”过不去呢? 总结下来:打印度是“外敌入侵,全民抗揍”,搞俾路支是“家里拆房,手心手背都是肉”。历史包袱背太久,地理鸿沟跨不过,外加资源和外部势力掺合,巴铁这“家务事”,难啊!
巴基斯坦恐怖组织喊话印军:给我们93000支步枪,教你们怎么打巴基斯坦!印巴
【16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