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庄新民。44年后,庄新民离休后去看望救命恩人,他跪在了哑妇面前,哭呼喊着:“娘,救命的娘,儿子回来了……!” 那年头,山东是抗战的前线,八路军跟日军打得你死我活。庄新民是八路军的一员,具体咋受的伤已经没人说得清了,但情况肯定糟透了,连命都快没了。就在这时候,哑妇明德英出现了。她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还带着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她没犹豫,把自己的乳汁喂给了这个半死不活的战士。这不是随便谁都能干的事儿,尤其在那个粮食都不够吃的年代,她的举动简直让人震撼。 明德英为啥这么做?她不会说话,没法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但她的行动比啥都响亮。那时候,山东沂蒙地区的老百姓跟八路军关系特别铁,很多人把战士当自己家人看。明德英可能也是这么想的,把庄新民当成了自己的“儿子”,用最直接的方式救了他。这份情谊,搁在战乱年代,真是拿命换来的。 时间一晃到了1985年,庄新民已经离休了。他没忘当年救他命的那位哑妇,特意回到山东去找明德英。听说他见到恩人时,直接跪在地上,眼泪止不住地流,嘴里喊着“娘,救命的娘,儿子回来了”。这一幕,谁听了不鼻子一酸?44年啊,人生有几个44年?庄新民心里一直装着这份恩情,隔了这么久还回来报答,可见这事儿在他心里有多重。 明德英那时候已经老了,日子还是很苦。她救人时没想过回报,可庄新民的回访,让她的故事传开了。有人说,这不光是两个人的缘分,更是那时候老百姓和八路军鱼水情深的写照。庄新民跪下的那一刻,不是他一个人的感恩,是对所有默默支持抗战的普通人的一种致敬。 明德英的故事听着简单,可细想却挺震撼。她一个哑女,没文化,没啥本事,却在最危急的时候站了出来。1941年的山东,战乱、饥荒、疾病,啥都缺,可她愣是挤出了自己的乳汁救人。这得多大的心肠啊?放到今天,谁能做到这样?她不是英雄模范,没人给她发奖章,可她干的事儿,比多少英雄都实在。 再说庄新民,他能活下来不容易,能不忘恩也不容易。44年后回来找恩人,不是作秀,是真情流露。他喊的那声“娘”,是把明德英当成了再生父母。这份感情,跨越了时间,跨越了苦难,让人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这事儿发生在山东沂蒙地区,挺有代表性。那地方的老百姓,在抗战时出了大力。沂蒙红嫂的名号,不是白来的。明德英就是其中一个缩影。她救庄新民,不是个例,那时候很多人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八路军,有的送粮食,有的抬担架,有的甚至拿命去拼。这种精神,后来被总结成“沂蒙精神”,讲的就是老百姓的无私和担当。 明德英跟那些红嫂一样,没啥豪言壮语,就是实打实地干。她不会说话,可她用行动告诉大家,啥叫大爱。庄新民的回访,也说明这份爱没白给,总有人记得,总有人传承。 现在是和平年代,咱不用面对枪林弹雨,可明德英的故事还是能敲打人心。她那时候救人,没想过回报,也没条件讲回报,就是单纯地觉得该救。反过来想想,今天的社会里,这种不求回报的善心还多吗?咱是不是老想着“付出得有回报”,忘了有些事儿本来就不该算计? 庄新民的感恩也挺值得琢磨。他没忘了当年的恩情,离休后还跑回去找人。这说明啥?说明人得有良心,得记住别人的好。现在咱生活好了,可感恩的心不能丢。不管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帮了你一把,都该记在心里。
1941年,新四军副军长项英死在了自己人手里,人还在“蜜蜂洞”里藏着,仗没打,枪
【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