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陈毅被叛徒诱骗下山,途中他觉得口渴,于是拐到一农户家里喝水,却因为农

平南 2025-05-16 21:22:00

1937年,陈毅被叛徒诱骗下山,途中他觉得口渴,于是拐到一农户家里喝水,却因为农妇说了两个字,突然意识到这是个圈套!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2015.1.22哪位开国元帅三年游击战五次脱险) 1937 年,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场看似平常的 “会面邀约”,却暗藏杀机,一位红军将领,因口渴踏入农户家门,仅仅因为农妇脱口而出的两个字,瞬间惊出一身冷汗,转身就跑,这短短瞬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如临大敌,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1934 年,中央红军踏上长征之路,而陈毅却因腿部重伤,不得不留在南方苏区,扛起了领导南方红军游击队的重任(基础部分一),那时候的苏区,被敌人围得水泄不通。 国民党又是封锁道路,又是烧山林,还搞强制移民、并村这些手段,就是想把红军游击队困死,陈毅带着队伍,在深山老林里东躲西藏,没吃没喝,只能打猎、摘野果填饱肚子,日子别提多苦了。 更要命的是,队伍里还出了叛徒,陈海,原本也是为革命出生入死的战士,被派去国民党 46 师做地下工作,结果被捕后叛变了(基础部分二),他太了解红军了,把行动方式、情报传递这些关键信息全抖了出去。 1937 年 4 月,他带着一封假的中央指示密信,让陈毅和项英去大余城南糖水铺 “汇合”,当时红军和中央断了联系,陈毅虽然心里犯嘀咕,但又不想错过恢复联络的机会,咬咬牙决定去看看,哪知道这一去,就是龙潭虎穴。 1937 年 5 月 2 日,陈毅和黄赞龙从梅山杨梅坑出发,往大余县城去,路上口渴,他们就拐到陈海家讨口水喝,黄赞龙问陈海去哪了,他妻子头也不抬地说 “到团部去了”。当时也巧了,陈毅和黄赞龙都听成了 “糖铺”,心里 “咯噔” 一下,这地方不就是密信里说的汇合点吗,陈海媳妇咋会知道,心里顿时警铃大作。 等到了糖水铺附近,俩人更是觉得不对劲,以前热热闹闹的铺子,门口冷冷清清,还杵着几个不认识的人,眼神时不时往他们这边瞟,俩人装作没事,悄悄往旁边一躲,没一会儿,一队国民党兵 “呼啦啦” 跑过去,直奔糖水铺,好家伙,要不是刚才多留了个心眼,这会儿怕是已经掉进敌人的陷阱里了。 好不容易躲过敌人在糖水铺的埋伏,陈毅和黄赞龙不敢多做停留,赶紧往回跑,谁能想到,走到梅山脚下,又碰上从山上撤下来的国民党兵,陈毅反应那叫一个快,一个猛子扎进路边草丛里,大气都不敢出,等敌人走远了,他才灰头土脸地爬出来,继续往斋坑跑。 等回到斋坑,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凉了半截,住的棚子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东西全被抢光,陈毅心里着急,也顾不上危险,扯开嗓子喊我是老刘,刚从城里回来,敌人已经走了,好在警卫员宋生发机灵,听出是首长的声音,第一个钻出来,紧接着项英、陈丕显等人也从草丛里冒出来,大家一合计,敌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明天就会卷土重来,连夜收拾东西,转移到 30 里外的山头,这才又躲过一劫。 敌人哪肯轻易放过,围着梅山搜了二十多天,又是放狼犬,又是开探照灯,就跟疯了似的,那段时间,陈毅伤病复发,疼得脸都扭曲了,可他硬是咬着牙挺过来,想想也是,在那种生死关头,但凡松一点劲,怕是就撑不过去了。 不过,转机也在慢慢到来,1936 年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有了苗头,国民党主力一撤,游击队压力小了不少后来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总算是结束了那段暗无天日的艰苦日子,陈毅这场死里逃生的经历,看着是他一个人的惊险故事,其实也是无数革命者在那段艰难岁月里的真实写照,靠着一股子信念,硬生生闯出了一条路。 1937 年陈毅这趟下山遇险,看似偶然,实则是革命路上无数危机的缩影,从叛徒设局到巧妙识破,从惊险突围到迎来曙光,背后是革命先辈们的智慧、勇气和永不放弃的信念,他们用命拼来的胜利,才让今天的我们,能站在这片土地上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0 阅读:285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