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李嘉诚遇到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问李嘉诚:“李先生未来想赚多少钱才满

文山聊武器 2025-05-16 19:21:14

1958年,李嘉诚遇到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问李嘉诚:“李先生未来想赚多少钱才满足?” 李嘉诚1928年出生在广东潮州,家里不算富裕。爹是小学校长,妈管家务,小时候在观海寺小学念书,学点汉字算术,日子还算平静。可好景不长,1937年日本打过来,潮州也乱了。1939年,全家逃到香港,投靠舅舅庄静庵。那时候香港也不太平,1941年又被日本占了,日子更不好过。1943年,爹得肺结核去世,15岁的李嘉诚只能辍学,扛起养家的担子。 他先在舅舅的钟表公司干活,学点手艺,后来跳槽去钟表店混。1947年,他跑去五金厂当推销员,靠着嘴皮子和勤快,慢慢混出头。没多久,他就当上了塑料花厂的总经理。那年头,香港经济刚起步,塑料花这种小生意挺吃香,李嘉诚靠这个攒了第一桶金。到了1958年,他30岁,事业有点模样,但市场竞争也越来越狠。这时候,算命先生陈伯出现了。 1958年,李嘉诚在一次饭局上认识了陈伯。这位陈伯是广东南海人,懂风水会算命,据说挺有门道。他瞅了李嘉诚几眼,说:“你命里是要成大富豪的。”李嘉诚听了,挺谦虚地说:“我赚三千万港元就知足了。”陈伯摇摇头,暗示他的未来远不止这个数。这话听着玄乎,但对李嘉诚来说,可能真有点触动。 那时候的香港,城市化刚起步,房地产开始热起来。李嘉诚本来就在塑料花生意上赚了点钱,听到这话,脑子一转,觉得机会来了。他开始琢磨房地产,觉得这行可能比塑料花更有搞头。从那之后,他慢慢把重心转向买地盖楼,算是正式迈进大生意。 1960年代,李嘉诚开始搞住宅项目,比如北角的丽宫大厦。这楼盘一推出,市场反响不错,他的名气也起来了。那会儿香港人口猛增,大家都想有自己的房子,他看准了这点,赚了不少。1971年,他把生意整合成长江实业,第二年就上市,公司一下子上了台阶。 1979年,他干了件大事——花6.93亿港元买下英资老牌企业“和记黄埔”。这在当时可是个大新闻,因为华人收购这种大英企,基本没啥先例。从这步起,他的生意不再局限于香港,开始往全球铺开。房地产、港口、能源,啥赚钱他干啥,慢慢成了商界的大腕。 李嘉诚厉害的地方,不光是会抓机会,还有胆子逆着来。1967年,香港暴动,房地产市场跌到谷底,大家都不敢动,他反倒低价买地。等市场回暖,他手里的地皮翻了好几倍。1970年代,石油危机来了,经济又不行,他还是敢出手,收购一堆便宜资产。 这种眼光和魄力,一般人真学不来。他不是靠运气,而是看准了长远的趋势。香港那时候发展快,他知道只要熬过去,总有翻身的时候。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李嘉诚不光会赚钱,还挺舍得花钱做好事。1980年,他搞了个李嘉诚基金会,至今捐了300多亿港元。教育上,他在潮州弄了个汕头大学,还资助香港大学搞研究。医疗上,他给医院捐钱,支持癌症研究,帮了不少人。 他老家潮州条件不好,他一直惦记着回报那儿。汕头大学就是个例子,他想让更多年轻人有书读。这种接地气的做法,挺让人佩服的。 2018年,李嘉诚90岁,宣布退休,把公司交给大儿子李泽钜。不过他没真闲下来,当了个资深顾问,还盯着慈善的事。他的生意版图早就遍布全球,外号“超人”,听着就带劲。他这一辈子,从潮州逃难的小孩到商界传奇,靠的不光是算命先生那句话,更是他自己的脑子和手。 回头看1958年那次算命,陈伯的话听着神神叨叨,但李嘉诚没真靠这个发家。他是靠自己一步步爬上来的。算命可能是巧合,也可能给了他点信心,但真正让他成功的,是对机会的嗅觉和不怕输的劲头。香港那时候机会多,他抓住了,还敢比别人多走一步,这才有了后来的亚洲首富。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