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毛主席躲进了一个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到农妇嫁时,农妇却说:“军爷,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在我家。 1933年以后的黄袍山,常常被一片死气沉沉的寂静笼罩着。黄菊喜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看着那几张空床,心里就像被刀子割一样疼。五个儿女,一个都不在了。大儿子朝义,在江西铜鼓那一仗中倒下了;二儿子朝炳,为了救毛主席,被敌人带走后再也没回来;三儿子朝福,也在某次战斗中牺牲了;两个女儿,一个被害,一个才14岁就被抓去送命。 这个女人的一生,仿佛就是为了承受失去而生的。12岁那年,她从娘家嫁到吴家做童养媳,那时候还是个连话都说不全的小丫头。丈夫倒是个老实人,两人恩爱有加,先后生了三男二女。可惜好日子过不了多久,长子才10岁,丈夫就得病死了。 转机出现在1927年到1937年之间的某个日子。那时候,蒋介石正对共产党进行疯狂的围剿,红军在农村建立根据地。黄袍山地处偏僻,成了红军经常经过的地方。毛主席第一次来到这里时,黄菊喜还不知道眼前这个看起来很和气的人,就是后来改变中国命运的伟人。 那次见面很偶然。毛主席路过黄菊喜家门口,看见她正在门前洗衣服,几个孩子围在身边。可能是看她生活不易,毛主席走过去和她聊了几句。这一聊,倒是聊出了感情。毛主席发现,她的二儿子朝炳和自己长得特别像。罗荣桓在一旁开玩笑说:"主席,您看这孩子,简直就是按照您的样子长的。不如您就认这个干娘吧。" 就这样,黄菊喜稀里糊涂地和毛主席认了干亲。在和毛主席的交谈中,她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穷人想要翻身,就得自己作主,而红军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听明白了这个道理,黄菊喜当晚就动员大儿子朝义参加了红军。 送儿子参军的那个晚上,母子俩抱头痛哭。朝义对娘说:"娘,儿子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您要是舍不得,儿子就不去了。"黄菊喜擦干眼泪说:"傻孩子,娘舍得你,可娘更舍不得你一辈子当穷人。去吧,为了咱穷人能过上好日子。" 朝义确实没有辜负娘的期望。这小子天生就是打仗的料,枪法准,动作快,不到一年就立了好几次功。可惜,1932年在江西铜鼓的那场战斗中,朝义壮烈牺牲了。消息传回黄袍山时,黄菊喜足足哭了三天三夜。 1933年的一个黄昏,黄袍山笼罩在一片不寻常的紧张气氛中。国民党的特务们像闻到血腥味的狼群,把整个山村围得严严实实,连一只鸡都飞不出去。 就在不久前,毛主席再次踏上了这片熟悉的土地。自从上次和黄菊喜认了干亲后,黄袍山就成了他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但这一次,情况格外危险。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让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挨家挨户搜查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夜幕降临时,毛主席悄悄来到黄菊喜家。他知道这里地形复杂,而且黄菊喜一家是可靠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还没等他喝上一口热水,外面就传来了狗叫声和脚步声。这些特务真是鼻子比狗还灵,居然追到这里来了。 黄菊喜心里一紧,但她很快就冷静下来。作为一个失去了大儿子的母亲,她深知战争的残酷,更明白毛主席对于革命事业的重要性。她快速在脑子里盘算着,怎样才能让毛主席安全脱险。 这时候,特务们已经把黄袍山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拿着火把,端着枪,一脸得意的样子。领头的特务笑得特别阴险:"这次看你们往哪里跑,毛泽东今天插翅难飞了!" 黄菊喜让毛主席先藏起来,然后她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当特务们开始挨家挨户搜查时,她突然站在门口大声喊道:"军爷,你们别找了,你们要抓的大官就在我家!" 这话一出口,不仅特务们愣住了,连毛主席也是万万没想到。他心里一沉,以为黄菊喜要出卖他。但紧接着发生的事情,让他明白了这个女人的智慧和勇气。 黄菊喜对着屋里使了个眼色,二儿子朝炳立刻明白了母亲的意思。这个和毛主席长得特别像的年轻人,没有任何犹豫就站了出来。他挺直腰板,用尽量模仿毛主席的声音说道:"我就是你们要抓的共产党,要杀要剐随你便!" 特务们都是见过毛主席照片的,一看朝炳的长相,确实和毛主席十分相似。再加上黄菊喜的配合表演,他们更加确信抓到了"真货"。领头的特务得意洋洋地说:"哈哈,毛泽东,你也有今天!把他带走!" 就这样,朝炳被特务们带走了。目送儿子离去的那一刻,黄菊喜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她知道,这一送,儿子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直到特务们的脚步声渐行渐远,黄菊喜才转身对毛主席说:"大哥,你快从后门走吧,这里不安全了。"毛主席握住她的手,声音有些哽咽:"菊喜妹子,朝炳他..." "他是为了革命,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黄菊喜擦干眼泪,坚定地说,"你要是出了事,那我们的牺牲就白费了。快走吧!" 朝炳被抓走后,确实再也没有回来。特务们很快发现上了当,但为时已晚。毛主席已经安全脱险,继续指挥红军进行斗争。而朝炳,这个为了掩护领袖而献出生命的年轻人,成了无数革命烈士中的一员。
她是被蒋介石牵挂了一生的女人,1964年,周总理把她秘密送往台湾,蒋介石和宋美龄
【6评论】【4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