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思过程: 上联“青山藏画意”把山比作“藏画的容器”,下联想换个“会创作的角

甘木讲历史 2025-05-15 17:31:35

一、构思过程: 上联“青山藏画意”把山比作“藏画的容器”,下联想换个“会创作的角色”——选“白云”对“青山”,一高一低,一轻一重,颜色上青白相映。动词用“绘”比“藏”更主动,像白云拿着风当笔,在天上“画纸”(云笺)上勾勾画画,既呼应“画意”的艺术感,又用“云笺”这个自带文学味的词(指云如诗笺)打破常规对仗,让“白云”从普通景物变成“天空的诗人”,避开之前用过的“水”“野”元素,走“空灵飘缈”的路线。 二、赏析: 这对联像把天地写成了“艺术工坊”。上联里,青色的山像个沉稳的老画家,把四季晨昏的画稿都收在褶皱里,说不定悬崖是留白,松针是笔触,得细细看才能发现。下联一转,白云成了调皮的小画家,揪着阳光当颜料,在天空这张大宣纸上涂涂抹抹——一会儿画朵棉花糖,一会儿描道金边,“云笺”既是云的形态,又像写满诗句的纸,风一吹,云絮飘动就像字在晃悠。“藏画意”是含蓄的美,“绘云笺”是灵动的趣,一个像博物馆,一个像涂鸦墙,凑在一起就像山水间开了个“动静结合艺术展”。对仗上“青山”“白云”像天地打配合,“藏”“绘”像前后脚创作,最后“画意”“云笺”一个捧出画册,一个递上诗稿,连空气里都飘着墨香和云朵的甜味,读着像躺在草地上看云变魔术,眼睛累了就闭着眼听山风念诗,舒服得想打个滚。

0 阅读:12
甘木讲历史

甘木讲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