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个怀孕7个月的南京女子,被三个日本兵猥亵,情急之中,她拼死抵抗,最终身中37刀,鬼子却被她吓得抱头鼠窜。
这名奇女子名叫李秀英。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陷落。此时的李秀英年仅19岁,已经怀了7个月的身孕。
李秀英的丈夫是一名军人,日军攻陷南京城时,丈夫还没来得及与李秀英话别,就跟着部队紧急撤退了。
而李秀英挺着大肚子行动不便,根本没有办法逃出南京城,只能和老父亲四处躲藏。
日军进城后,到处烧杀抢掠,整个南京城如同人间炼狱。
李秀英爷儿俩辗转躲进了南京“美国教会学校”的地下室,这里属于国际安全区,按说日军不会跑到这里来抓人。
可是,当时的日军已经兽性大发,甚至公然在大街上施暴。
1937年12月19日,是一个令李秀英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父亲出去了,李秀英一个人躲在地下室里。
三名日本兵不顾国际影响,以“搜查”为借口,闯进了这所教会学校。
他们拿着枪,在学校里四处寻找藏匿的年轻女子。
躲在地下室的李秀英和几个女孩子听到日本兵叽里呱啦的呼喝声,吓得瑟瑟发抖。
三个日本兵不出意外得闯入了地下室,其中两个人看到了惊慌失措的女孩儿,高兴地手舞足蹈,角落里很快便传来女子凄厉的哭泣和尖叫声。
而另一个日本兵,则上下打量着大腹便便的李秀英,带着淫邪的笑容慢慢走了过来。
等他靠近后,没想到眼前的孕妇竟然敏捷地跳起来,一把抽出了他腰间的刺刀。
这个日本兵被李秀英的举动吓了一跳,他万万没想到,这个中国孕妇居然敢反抗,还敢来抢刀。
此时的李秀英,蜷缩在墙根下,直挺挺得举着刀,瞪大的眼睛里充满了憎恨和杀气。
这个日本兵很快反应过来,他闪身躲过李秀英刺过来的刀,然后反手将她控制住。没想到人高马大的李秀英立马死死得压住了他。
两个人撕打之间,李秀英狠狠咬住了日本兵的胳膊,把他咬得哇哇叫。
该死的叫声,迅速吸引了另外两名日本兵。他们抽出刺刀,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围了过来。
看到敌人围过来,李秀英后背靠墙,死死搂住那个与自己缠斗的日本兵,让他充当自己的“人肉盾牌”。
其他两个日本兵面面相觑,他们在中国土地上作恶多年,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强悍的孕妇。
眼看同伴不能挣脱掉李秀英,这两个日本兵举起刺刀朝着李秀英的腿上、身上以及脸上疯狂刺去。 李秀英全身上下被刺中了多处,伤口不断流着血,看上去像个血人一般。
虽然李秀英受伤严重,但她抱着的“人肉盾牌”也被刺中了好几刀。
血肉模糊的李秀英很快昏了过去,两个日本兵心有余悸,担心其他人也趁乱偷袭他们,赶紧扶起受伤的同伴仓皇而逃。
就在日本兵走后不久,李秀英的父亲回来了。他看到浑身是血的女儿吓了个半死,赶紧找了个几个人,将昏迷不醒的李秀英抬进了医院。
医生为李秀英做了伤口缝合手术,这些刀口分布在她全身各个位置,甚至连眼睛上也中了一刀。
所幸,她一直牢牢地抱紧第一个来欺辱她的日本兵,令后来的两个鬼子投鼠忌器,这才保住一条命。
可惜由于李秀英的伤势太过严重,就在当天夜里,她腹中的孩子还是流产了。
李秀英在医院昏睡了很久,当她醒来后,开始不断去摸自己的肚子。医生清楚她的用意,俯在她耳边说:“孩子没有保住,你要活下去。”
失去自己的孩子,令李秀英无比痛苦,但她还是凭借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
经过7个月的治疗,她终于出院了,同时也成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
有些人感到不可思议,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弱女子,为何有如此魄力,敢和日本兵拼命?
其实,这和李秀英的性格以及家庭环境有直接关系。
李秀英家男丁多,父亲又会功夫,几个哥哥弟弟不是警察就是军人。她自幼和哥哥弟弟们一起长大,性格中很有些男子气概。
甚至因为脾气暴躁,她的父亲都不敢教给她功夫,怕她欺负街坊邻里。
重伤痊愈后,当李秀英在镜中看着自己的伤口时,曾愤恨得说道:早知道会遇上这帮畜生,就该早求着父亲教功夫才对。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秀英与辗转回家的丈夫团聚,两人生儿育女,过着最最平凡朴实的生活。
后来,李秀英的经历被女作家张纯如,写进了她的著作--《南京大屠杀》。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右翼分子坚决不承认曾经在南京发生的大屠杀,否定李秀英的经历,甚至污蔑李秀英是“假证人”。
1999年9月,李秀英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右翼分子公开道歉,并赔偿名誉权损失费用一千二百万日元。
但直到2004年李秀英去世,她也没等来日本右翼分子的道歉。
李秀英逝世后,雨花功德园在李秀英的墓地旁,为她竖起一座半身铜像。
铜像底部的多棱形墓碑,尖锐的三角组合,象征着日本侵略者折断的刺刀,下方还刻有“纪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这13个字。
设计者希望后人看到这尊半身铜像时,能够想起那段充满血与泪的历史,警醒世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