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鲁豫采访袁隆平问:“您知道巩俐吗?”袁老想了一会摇了摇头说:“不认识”。鲁豫见状紧接着询问:“那周杰伦您总该知道了吧。” 没想到在听完这番话之后,皱着眉头的袁隆平还是摇了摇头。见此情景,鲁豫紧接着说了一句让全场观众都为之震惊的话,那就是“这你都不知道,你也太老土了吧,他可是大明星”! 很多人都认为鲁豫这番低情商的发言着实不像是一个优秀女主持人应该具备的能力,但事实上,从凤凰卫视出来之后,鲁豫的采访风格一直备受质疑。 有一次,她在采访大山的贫困儿童之际,竟然不假思索地说:“你们为什么不吃肉?是因为肉不好吃吗”? 没想到,这个孩子只是一脸纯真地说道:“肉太贵了,而且来回山路有十几里路,在夏天,可能肉买回来都会坏了,因为我们家都没有冰箱”。 这一场景让不少网友看到了鲁豫采访的短板,就连周星驰都坦言鲁豫根本不适合主持这样的采访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科学巨匠,袁隆平先生却不在意。在结束这一场令人尴尬得想抠脚指头的采访之后,他转身回湖南继续研究自己的杂交水稻,过着双脚都是泥泞的朴素生活。 如果大家认为袁隆平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出生在一个世家大族,父母就是上世纪的高材生。 在母亲的教育之下,袁隆平很小的时候就学会说英语,还可以娴熟地拉小提琴,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袁隆平不免要和家人过一段颠沛流离的日子。可无论到哪里,他的父母都会第一时间找到当地的学校,并且让孩子去里面读书。 他们认为知识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坚强,同时也可以打开他的新世界。由此可以看出这一点,那就是在成为杂交水稻之父之前,袁隆平已经做好了相应的知识储备。 在成年之后,眼见时局稍微稳定,袁隆平也到了考大学的年纪,虽然是城里人,但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逆行。只因为他果断报考农学专业,而不是其他的热门专业。 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如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迟迟粮食产量不能跟上来的话,粮食问题势必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可以预见的是,这也将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麻烦。 谁也想不到出身优渥的袁隆平竟然会在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农科院去工作,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乡巴佬”。他开始和各种水稻打交道,甚至还睡在田间地头。 为了培育出一棵高大挺拔的水稻,他也会顶着烈日一颗颗地翻找优质种苗。即便是肌肤晒成了黝黑色,身上也到处被水稻的叶片划出伤痕,但袁隆平却甘之如饴。 在和妻子邓刚结婚之后,夫妻俩甚至辗转来到海南寻宝,只为寻找一颗颗优质的野生水稻植株。在此后的五六年时间之中,袁隆平一直基于孟德尔研究定律的基础上来培育新型的杂交水稻,但结果无疑都是失败了。 夸不夸张地说,袁隆平做了上万次实验,在没有带学生之前,他基本都是单打独干的。在很多时候,袁隆平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准时收看天气预报。 为此,他还特地给自己的三个女儿分别取名为清和晴,寓意孩子们出生的天气是不错的。以至于他的孙女一度怀疑自己爷爷的工作是收看天气预报。 直至1976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才宣告实验成功,从理论上来说,这也可以达到亩产增收20%左右,基本可以解决7000多万人口的粮食问题。
不仅如此,他还将这种技术免费推广到世界,甚至不申请专利,宁愿自己错过暴富机会也要让全世界的人不再挨饿。 其实,这时候的袁隆平已经五六十岁了,他的手中握着上千亿的国家科研经费,但他却时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吃的是青菜豆腐。 有一次,他因为无意间摸了一辆好车而被骂上热搜,不少网友都为袁隆平叫屈。可身处风口浪尖上,袁隆平却淡然一笑,根本不会被那些言论左右自己的情绪。 无论外界向他扔来的是鲜花,还是泥巴,他都始终默默做着自己手上的工作,就像是一个低调的苦行僧一样。在临终之际,袁隆平老先生都惦记着自己稻禾底下乘凉梦没有实现。 在袁隆平老先生去世之后,他的学生才在他研究的基础上培育出了可以长到一米多高的巨型杂交水稻,也算是送给袁老一份迟来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