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去见普京前,泽连斯基突然告诉全世界,自己履行了对中方的承诺。 这位乌克兰总统近日高调宣称,应中方呼吁,在5月8日至10日期间暂停了对俄罗斯本土的军事行动,尤其是在俄罗斯举国欢庆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没有袭击莫斯科周边目标。 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泽连斯基还在指责中国"偏袒俄罗斯",如今却拿着所谓的"履约"大做文章,甚至试图把中国推上"和平协议监督者"的位置。 这180度的态度大转弯,其中又有何玄机? 其实不难理解,乌克兰选择配合中方,更多是迫于内外交困局势下的政治选择。 在国内,乌克兰经济因战争陷入深度衰退,民众对旷日持久的战事愈发不满。 而在国外,美国和欧盟的援助也并非想象中的慷慨,更不要提俄罗斯的军事威胁。 在此情形下,泽连斯基急需一个外交上的突破口,为可能到来的和谈铺垫舆论。 而中国,恰好成为他的"第三选择"。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直主张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近期更是多次强调"劝和促谈"。 泽连斯基此时挑明"履行承诺",无非是想借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向俄方施压,迫使其回应停火诉求。 当然,泽连斯基的如意算盘里,还包括借助中国扮演调停者角色,以增强未来和谈的可信度。 毕竟,相比起欧美对俄制裁的强硬立场,中国更倾向于平衡各方利益。 而乌克兰近来也确实从中国的"非武器化合作"中尝到了甜头。 不过,泽连斯基的小聪明,中方恐怕未必买账。 一直以来,中国外交都强调"不设先决条件谈判",对乌克兰的"选择性解读"也多有保留。 毕竟,若贸然背书"30天停火"等具体方案,无异于自己搬起石头砸脚。 对俄罗斯而言,泽连斯基在胜利日后推动谈判,更像是一种巧妙利用全球关注俄罗斯的"窗口期"。 当普京还在阅兵仪式上重申"捍卫主权"的强硬立场时,泽连斯基就迫不及待地抛出了和谈"橄榄枝",并试图将历史伤痕转化为和平契机。 而这枚"橄榄枝",背后却隐藏着玄机。 俄方虽接受了在土耳其会谈的提议,却并未明确中国的监督角色,更是暗示对乌方"履约诚意"的质疑。 但双方的博弈,恐怕远未结束。 在俄乌冲突愈演愈烈之际,中国"劝和促谈"的立场,无疑为政治解决危机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作为国际社会公认的"负责任大国",中方正以"非对抗性调解"的方式,将局部利益的克制转化为和平的契机。 泽连斯基此番表态,既是对这一路径有效性的印证,更揭示了大国斡旋在化解冲突中的重要作用。 不过,中国能否真正推动实质性和谈,仍有赖于国际协调能力的深化和冲突各方妥协意愿的增强。 泽连斯基与普京,又能否在土耳其会晤中迈出关键一步,我们拭目以待。
乌克兰彻底要跟中国“撕破脸”?俄罗斯阅兵刚结束,泽连斯基就迫不及待的宣布:将对包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