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同意英伟达的芯片只要回到国内建厂,就能卖给中国。一出政策,中国立马反击:只要芯片在中国生产,不管技术从哪儿来,都得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美国这招其实挺鸡贼的,表面上放宽限制允许英伟达在中国建厂卖芯片,实际上是想通过技术控制继续卡脖子。 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来了个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不是要我买你的芯片吗?行啊,但只要是在中国生产的,不管技术从哪儿来,都得贴上 “中国制造” 的标签。这招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直接戳中了美国的七寸。 先说说美国为啥突然松口允许英伟达在中国建厂,说白了,就是美国自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从 2022 年开始,美国就玩命地限制高端芯片出口,又是禁 A100、H100,又是逼着英伟达搞什么特供版 H20。结果呢?中国市场没被卡死,反而让英伟达这类美国企业损失惨重。 就拿 H20 来说,这芯片性能被砍了 80%,但中国买家一开始还是抢着买,因为没得选啊。可时间一长,中国企业发现,与其花高价买个 “残废”,不如自己搞研发,华为的昇腾 910C 性能都快赶上英伟达 H100 的 80% 了,价格还便宜一大截。 美国一看这势头不对,再这么下去,自己的芯片企业真要被赶出中国市场了,这才赶紧松口,允许英伟达在中国建厂,想通过本地化生产继续捞钱。 但中国的反击更绝。4 月 11 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直接发文,明确规定芯片原产地按流片地认定,也就是说,只要是在中国流片生产的芯片,不管设计是哪儿的,都得标 “中国制造”。 这招有啥用呢?首先,美国很多芯片企业都是 Fabless 模式,设计在美国,但生产都在海外。比如英伟达的 H20,虽然设计是美国的,但流片可能在中国。 按照中国的新规,这芯片就得标 “中国制造”,出口到其他国家时就能享受中国的关税优惠,而美国本土生产的芯片反而要被加征 125% 的关税。这等于逼着美国企业把生产线往中国搬,不然就等着赔钱吧。 其次,这一招直接打中了美国的 “技术霸权” 软肋,美国一直想通过出口管制卡住中国的脖子,可中国这招 “贴标签” 直接把美国的技术优势给稀释了。 你不是说技术是你的吗?行啊,只要在中国生产,就是 “中国制造”。这就好比你买了个 iPhone,虽然里面的芯片是美国设计的,但只要在中国组装,就得标 “中国制造”。 时间一长,国际市场就会默认这些芯片是中国技术的一部分,美国的技术垄断地位就被动摇了。 更绝的是,中国这招还能加速本土产业链的发展,以前美国芯片企业在中国建厂,可能只把低端环节放过来,高端技术还是攥在自己手里。 但现在不一样了,要想在中国生产芯片,就得把整个产业链都带过来。比如英伟达在南京建的创新赋能中心,不仅有芯片生产,还有 AI 数据中心、技术培训等全套服务。 这等于逼着美国企业把技术、人才、资金都往中国砸,客观上帮助中国提升了半导体产业的整体水平。 当然,美国也不是吃素的,5 月 14 日,美国商务部刚宣布撤销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转头就出台新措施,警告任何国家使用华为昇腾芯片都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还威胁要制裁那些用美国芯片训练中国 AI 模型的企业。这说明美国已经意识到中国的反击有多厉害,开始狗急跳墙了。 但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一边继续推动半导体 IP 产业发展,一边加大对华为昇腾、寒武纪等本土企业的支持。现在华为的昇腾 910C 已经能支撑千亿参数规模的模型推理,性能和稳定性都不比英伟达差多少。 这场芯片博弈说白了就是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 “暗战”,美国想通过技术封锁维持霸权,中国则用 “贴标签” 这招巧妙化解,既保护了本土产业,又一步步瓦解了美国的技术垄断。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这招还让美国陷入了两难:不允许企业在中国建厂,就会失去庞大的中国市场;允许建厂,又等于亲手把技术优势拱手相让。 现在的情况就像黄仁勋说的那样,美国越封锁,中国芯片产业就发展得越快。说不定再过几年,中国不仅能实现芯片自主可控,还能反过来卡美国的脖子呢。
#人民网评小米芯片即将问世#我在2022年的时候就聊过,人类即将触碰半导体天花
【7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