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别人家的儿子!”山东济南,一11岁男孩通过AI和编程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

笔杆子说 2025-05-13 23:24:17

“这就是别人家的儿子!”山东济南,一11岁男孩通过AI和编程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做出卖花小程序,帮妈妈在母亲节期间卖了快10万元,事后妈妈表示儿子是她这辈子最大的礼物,网友:赤子心少年郎,手执花何惧风雨! 信息来源:海报新闻 2025年5月11日 在济南某小学的编程课,2025 年母亲节前夕,11 岁的张浩看着母亲在花店忙碌的身影,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 用 AI 技术开发小程序卖花。这个念头并非偶然,据圈内消息,张浩早在四年级就开始系统学习 Python 编程,其班主任李老师透露:“他曾用 Scratch 制作过班级考勤系统,逻辑思维远超同龄人。” 开发过程远比想象艰难。张浩白天上课,晚上泡在学校创客空间,遇到技术瓶颈就通过 DeepSeek 模型查询解决方案。“有次数据库连接失败,他半夜三点给我发消息,师生俩对着屏幕调试了两个小时。” 李老师回忆时既心疼又骄傲。经过三个月打磨,小程序终于上线,前端界面简洁美观,后端整合了智能订单分配和库存预警功能,甚至能根据用户地理位置推荐附近取花点。 真正让事件破圈的是传播裂变。张浩的姑姑将小程序转发到家族群后,引发链式反应:先是表姐在朋友圈发起 “孝心接力”,接着本地大 V 跟进报道,最终吸引了某商业综合体负责人的注意。“我们看中的不仅是销售额,更是这种创新模式。” 商场运营总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与花店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计划在每个节日推出 “AI 定制花束”。 这起事件折射出教育变革的深层逻辑。济南市历下区作为国家级 AI 教育试点区,早将编程纳入小学必修课。张浩的成功并非孤例,该区近三年已有 27 所学校开展 AI 校本课程,学生作品多次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更明确提出,要在 2030 年前实现 AI 教育全覆盖。 当传统孝道遇上数字技术,当代码成为表达爱的新语言,这个 11 岁男孩的故事撕开了教育内卷的一道口子。那些嘲笑 “学编程不如背古诗” 的人该醒醒了 —— 在 AI 时代,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像张浩这样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网友所说:“赤子心少年郎,手执花何惧风雨!” 下次母亲节,你准备送妈妈康乃馨,还是用代码写首诗?

0 阅读:0
笔杆子说

笔杆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