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9年,钓鱼城紧闭了36年的城门主动打开,原因竟是忽必烈对着钓鱼城立下誓

如梦菲记 2025-05-13 16:45:14

公元1279年,钓鱼城紧闭了36年的城门主动打开,原因竟是忽必烈对着钓鱼城立下誓言:“城门打开后,我忽必烈绝不杀一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水交汇处,一座孤山突兀而起,宛如伸向江心的钓竿,山上城墙巍峨,钓鱼城自1243年筑成,便以铁血之姿守护南宋西南门户。   1279年,这座紧闭36年的城门缓缓开启,只因忽必烈许下誓言:“城门打开,我绝不杀一人!”这一刻,孤城守军的壮烈与信念,化作中华民族不屈的史诗,镌刻在重庆的群山之中。   七百多年前,蒙古铁骑席卷欧亚,成吉思汗的子孙将目光投向南宋这片沃土,1259年,蒙哥大汗亲率十万大军南下,志在攻克四川,顺长江直捣临安。   他轻视钓鱼城这座弹丸之地,以为唾手可得,便遣宋降将晋国宝劝降,守将王坚却毫不犹豫,挥刀斩杀使者,头颅被抛下城墙,祭旗震慑敌军,蒙哥震怒,下令全军猛攻,誓要屠城以雪耻。   钓鱼城的地势让蒙古骑兵望而生畏,三面江水环绕,波涛湍急,船只难以靠岸;东面悬崖峭壁,陡不可攀,唯一通往城门的山路,仅容一人通过,千军万马也只能排成一线,宛如送入虎口的羔羊。   城墙高耸,石缝灌铅,刀劈不裂,炮轰不塌,守军居高临下,投石机与床弩齐发,箭如雨下,蒙军尸横遍野。   攻城器械更无用武之地,云梯搭上悬崖,却连城墙边都摸不到,蒙哥初尝败绩,咬牙改强攻为围困,欲耗尽城内粮草。   王坚早有准备,钓鱼城内水井深凿,鱼塘清澈,梯田层层叠叠,稻谷飘香,围城半年,蒙军营中痢疾横行,酷暑难耐,士兵中暑倒地,士气低迷,城内却炊烟袅袅,守军斗志昂扬。   一次夜袭,王坚亲率精兵突袭蒙营,火光冲天,杀声震耳,蒙军惊惶失措,撤退念头初生。   更有一次,城头抛下两条肥鱼、十几张大饼,附书一封,上书十字:“尔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蒙哥读罢,怒火中烧,却也心生退意。   他决定最后一搏,命人筑高台,欲亲眼窥探城内虚实,高台成,蒙哥登台,帅旗猎猎,就在此刻,钓鱼城头箭矢与巨石如暴雨倾泻。   蒙哥猝不及防,或被飞石砸中,或被利箭穿心,具体死因无人知晓,只知一代大汗,竟陨落在这重庆群山之中。   消息传出,蒙古军心大乱,忽必烈闻讯自江南北返,旭烈兀从西亚撤军,蒙古帝国内斗四起,南宋得以喘息。   蒙哥之死未让钓鱼城松懈,王坚离任后,张珏、王立接力守城,抵挡蒙军一波波攻势,城内军民同心,将军与百姓同守城头,战马在山腰嘶鸣,粮仓米香依旧。   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小皇帝投海,国祚断绝,钓鱼城却成孤岛,仍升旗巡逻,迷惑敌军,南宋遗民涌入,耕地不敷使用,粮草日渐匮乏,守军人数骤减,伤病饥饿吞噬生命,仅剩32人仍在咬牙坚持。   忽必烈继位后,久攻钓鱼城不下,深知强攻无望,便改变策略,他派使者喊话,立誓:“开城门,我绝不杀一人!”守将王立站在城头,俯瞰残破的城池与瘦弱的百姓,内心天人交战。   36年坚守,钓鱼城未曾低头,但如今国破家亡,百姓命悬一线,为保全城性命,他选择相信忽必烈的承诺,与元军达成协议。   1279年春,钓鱼城的城门在晨雾中缓缓开启,元军屏息以待,期待看到一支雄师,却只见32名守军,衣衫褴褛,面容憔悴,手中刀枪却握得坚定。   他们步伐沉稳,走下城墙,城内青砖堆积,粮仓尚存陈米,水井辘轳锃亮,无不诉说36年的顽强,元军震撼,忽必烈亦动容,信守诺言,未杀一人。   出城一刻,32名守军面向东方,齐齐跪拜,祭奠故国,随后,他们拔出佩剑,剑光闪过,血染江岸。   他们用生命捍卫气节,宁死不降,元军肃立,江风呼啸,仿佛在为这些英雄送行,钓鱼城的传奇,以此壮烈落幕。   今日的钓鱼城,绿树掩映,江水潺潺,城墙箭痕斑驳,诉说当年的烽火,钓鱼城不仅是军事奇迹,更是信念的丰碑。   它告诉后人,即便山河破碎,英雄仍在,中华民族的脊梁永不弯曲,如今,钓鱼城申遗在即,这段36年的史诗,将继续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一座山城3平方千米,抵挡10万蒙军20年,还搭上一位大汗性命

0 阅读:45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