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直接保送!山东烟台,两学生打车去参加职教高考语文,谁料,中途有个学生突发心脏

恋灵看娱乐 2025-05-13 15:24:15

建议直接保送!山东烟台,两学生打车去参加职教高考语文,谁料,中途有个学生突发心脏骤停,随行同学看到后,便赶紧对他进行抢救,与此同时,司机边开车边安抚,并向警察说明情况,更是连闯6个红灯,仅用一半的时间便开到医院,成功挽回学生的性命,不过也因此没能参加考试,网友:这就是最完美的答卷!   清晨的烟台街头,一辆网约车突然偏离原定路线,朝着医院方向疾驰。   车内,一名学生跪在座椅间,双手交叠按压同伴的胸口,汗水混着急促的呼吸声砸在车厢地板上。本是一场寻常的赶考之旅,却因同行者突发心脏骤停,演变成与死神赛跑的7分钟。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学生姜昭鹏的职教高考语文考试,最终定格在急救的最后一刻。他错过了考场,却用专业课上习得的心肺复苏术,为同学抢回生机。   司机默契配合,连闯红灯缩短车程,医院接力抢救让骤停30分钟的心脏重新跳动。这场意外中,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本能的选择——正如姜昭鹏事后所言:考试可以重来,生命不能。     舆论场中,补考与破格录取的呼声高涨。但现行高考制度下,补考尚无先例。争议背后,实则是对教育本质的叩问:当分数与人性碰撞,我们更该珍视什么?   姜昭鹏的急救技能来自职校课程,司机临危不乱的社会责任感亦非课本所授,这些远比一张试卷更能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这个时代总在追逐标准答案,但真正的高分答卷,或许藏在那些未被量化的瞬间。生死关头的抉择,映照出教育最该守护的底色:专业能力与人性光辉的结合。   我们不必急于用保送补偿义举,但值得反思如何让制度更包容这样的闪光。毕竟,考场上的笔墨会褪色,而人性温度铸就的答案,永远鲜亮。      这场意外暴露的不仅是急救教育的必要性,更折射出评价体系的单一性。当社会为错过考试惋惜时,恰恰说明我们仍习惯用分数定义成败。   事实上,姜昭鹏的急救行动已证明其专业素养与人格成熟度——这正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   与其纠结补考机制,不如推动多元评价:将应急救援等实践纳入学分认定,让品德与能力获得实质认可。   教育的终极意义,从来不是制造考试机器,而是培养在他人危难时能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司机与学生的选择提醒我们:有些答案,早已写在生命至上的本能里。 信源:大众网烟台 2025-5-13

0 阅读:60
恋灵看娱乐

恋灵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