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发布,核心要点为:双方将实施幅度达115%的关税削减计划。 具体安排如下: 在接下来的90天内,美国将分阶段把对华关税从145%降至30%。此降幅由两部分构成——20%对应此前以芬太尼为名的加征关税,10%为常规基础关税的调整。 同期内,中国将美国商品关税从125%下调至10%,降幅达115个百分点。 需特别说明的是,2025年2月与3月特朗普政府以芬太尼管控为由实施的两轮10%加征关税将予以保留,此举被视为对前政府决策的延续性处理。
历经 16 个小时的激烈谈判交锋,中方于凌晨时分正式通报了中美会谈的结果。当中美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实质性进展”这 5 个,全世界都仿佛长舒了一口气,紧张的氛围也随之稍稍缓和。 在瑞士日内瓦,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落下帷幕后,美方对中国的称呼变了,“中国合作伙伴”这六个字,再加上即将对外发布的联合声明,这一系列迹象,是否在预示着中美握手言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特朗普公开发文透露,中美两国在瑞士举行的会谈现场气氛“极为融洽”。会谈进程中,双方就多个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度交流与探讨,并成功达成多项重要共识。在他眼中,双方秉持“友好且极具建设性”的姿态,以“全面重启双边关系”这一核心要点为中心,展开了细致入微的谈判与磋商。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提及了美方抱有的若干具体期望,其中尤为突出的一点便是希望中国能进一步向美国企业敞开市场大门。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更是毫不隐晦地表示,中美双方在部分问题上的分歧,或许远没有外界所臆想的那般巨大。他坚信,与“中国合作伙伴”达成的各项相关协议,必将为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带来积极且意义深远的推动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格里尔口中“中国合作伙伴”这一表述,从美国高官之口说出,无疑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在部分事务层面,美方的态度已然发生了显著转变。
中方披露,中美一致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并尽快敲定细节、发表联合声明。从双方表述看,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成果显著,两国态度均认真积极。中国希望解决实质性问题,造福自身、美消费者及全球。美方此次会谈机会是“求”来的,其希望改变“不可持续”的中美高关税,自然会把握机会。因中美代表团均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谈判,有效性可保证。
在此背景下,中美贸易谈判的后续进展引发了新的关注焦点:双方究竟在哪些领域达成了实质性共识?尽管当前公开信息有限,联合声明尚未正式发布,但通过对既有公开表态与多方信息源的综合研判,我们仍可对核心议题进行初步分析。 其中,关税政策作为贸易谈判的核心议题,始终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基于当前公开动态,可初步判断中美关税存在结构性调整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判启动前夕,美方曾释放重要信号——时任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税率由145%降至80%的方案"具有合理性",并强调"最终决策权取决于财政部长贝森特"。尽管80%的税率对正常贸易而言仍属高位,但相比此前极端税率已呈现显著回调趋势,部分受关税影响严重的商品类别或将因此重获流通机遇。 更值得关注的是,据美国内部知情人士透露,美方谈判团队在非公开场合已深入探讨将平均关税税率进一步下压至50%的可能性,且该方案可能在未来短期内形成阶段性成果。这一动态表明,尽管中美贸易关系仍面临复杂挑战,但通过多轮磋商,双方在关税领域已显现出务实调整的积极信号,为后续谈判创造了重要突破口。
若事情后续真朝该方向发展,可视作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向中国释放积极信号。此前中方要求美方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但实际执行中一蹴而就困难。若美方展现诚意,中方或降低对美措施强硬程度,为后续对话创造空间,不过降法、幅度及有无阶段性计划需待中美后续消息。此外,中美谈判取得实质进展的消息迅速影响全球,亚洲股市、华尔街、美元向好,反映市场乐观情绪,表明更多人期望中美关系稳定。
与此同时,特朗普提出“全面重启”相关论调,在此背景下,本轮中美谈判备受瞩目。中美能否以经贸问题作为突破口,推动更多领域关系回暖,甚至促使整个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值得我们长期保持关注。 此外,此次中美谈判所产生的影响,绝不仅局限于两国之间,其对其他国家将带来何种连锁反应,同样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事实上,特朗普之所以愿意坐到谈判桌前,很大程度上是被中方强硬且有效的反制措施“推”过来的。这充分表明,中方在面对美方无理施压时,坚定拒绝退让的立场与行动,已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对于那些同样饱受美国关税政策困扰的国家而言,中方的成功经验无疑为他们注入了一针有力的“强心剂”。 正因如此,近期我们注意到,不少国家在对美态度上发生了显著转变,语气愈发强硬。 此前特朗普宣称“即将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印度,近期放出消息,明确要求美国大规模免除对印度的关税。而作为首批主动与美国展开接触的国家之一,日本也明确表态,美国应“撤销”此前加征的汽车关税,而非仅仅降低。
德国新任总理默茨会晤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后,正式向美提议建“零关税”贸易体系。与此同时,欧盟启动对美贸易反制,拟对950亿欧元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计划将争议诉诸世贸组织。 当前,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面临多方压力。中美经贸达成阶段性共识,全球市场信心回暖,但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稳定性与契约精神受质疑,其多次违背承诺。 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对美后续政策审慎观望,美是否单方面变协议、采取“言行相悖”策略、撕毁贸易协定等不确定因素,构成国际贸易环境重要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经贸磋商中展现战略定力与谈判技巧,彰显经贸博弈主动地位。中国依托完备产业体系、庞大内需市场及成熟政策工具,有应对贸易挑战的能力。这种主动权既源于经济实力,更建立在恪守契约精神、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