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种种迹象表明,对于印巴两国而言,在克什米尔归属权这一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印巴局势将很难彻底落幕,印巴之间的完全停火也难以实现。 自从5月7日,印度对巴基斯坦大打出手以来,双方经过连日来的激战,都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与损失。 5月10日,印巴宣布停火,但没过几个小时,双方再次交手,印度的多枚导弹划破夜空,飞向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打击了努尔汗空军基地,现场传出剧烈爆炸声,火光冲天,周边地区直接陷入全面断电状态,并造成多人伤亡,具体数字伤亡数据尚未公布。
乍一看,印度这是“背面一套,背后一套”,通过停火间隙打了一个时间差,趁着巴方不备,打了其一个措手不及,一扫此前的败势。 但实际上,印度这么做的,除了继续加剧局势紧张之外,还可能给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和麻烦。 为什么这么说?3个观察点不容忽视。
1,努尔汗空军基地被炸后,巴方向印度展开了猛烈反击。 10日晚,巴方宣布了一个代号为“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主要对印度境内的军事设施展开精准打击,包括军事基地、指挥中心、雷达站等多个目标,还摧毁了印度的布拉莫斯导弹库和S-400防空系统。 并且,这次打击印度本土目标,巴方直接出动了战机进入印度,期间还有多架无人机直接飞越了印度首都新德里。 很显然,相比此前击落印度84架无人机、5架战斗机的亮眼表现,巴军这次对印度本土目标的打击行动同样让人眼前一亮——巴军的实力,此前是不是被严重低估了?若印度早知道巴军有此实力,估计不会贸然对巴方开火。 当然了,对于巴方所说的消息,印度并没有进行回应,甚至还否认了S-400被摧毁一事。
要知道,相比法国的“阵风”战斗机,产于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如果也在印度手里折戟沉沙,那么印度恐怕难以给俄罗斯一个交代。因此,即便巴军真的摧毁了S-400,印度也不会承认。 但不论如何,这次巴方发起的代号为“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的确给了印度一记重击,这期间,显然也夹杂了巴基斯坦对遭受印度“欺骗”的强烈不满与愤怒。 经此一役,巴基斯坦估计会更加警惕,即便印度再次强调停火,也不会轻易相信了。
2,美国这回可能也被骗了,后果很严重。 要知道,这次印巴停火是美国促成的,而特朗普在停火第一时间就高调发文“邀功”,称经过他一夜的不懈努力,印巴才能达成停火,后续印巴双方将会在中立国举行谈判,他对印巴首脑的“明智、审慎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表示赞赏”。 很显然,特朗普看似在夸印巴领导人,但实际上还是在自夸,夸赞自身的政治才能与斡旋能力,并将美国塑造成了“印巴冲突的灭火者”形象。 但如今,特朗普刚“邀功”还没过几个小时,印度便不宣而战,深夜发射导弹突袭巴首都附近区域,这无疑是对美国的一种“打脸”。不难料到,白宫势必会找莫迪算账,甚至可能撂挑子、放弃调停印巴局势。 当然了,如果美国事先对印度的突袭行动知情,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美国很可能从“被骗”一方,成为参与的一方。
3,印度深夜突袭巴基斯坦,很可能加剧印度内部的动荡与混乱。 一方面,印度在与巴方的对抗中“节节失利”,大量军机被击落,以及巴方的“铜墙铁壁”行动反扑印度本土,已经令印度内部局势动荡不断,印度反对党开始向莫迪政府问责了。 另一方面,印度在军事上节节失利,也在加剧莫迪政府与军方之间的矛盾。 12日,印度空军元帅巴尔蒂表示,印军发起的“朱砂行动”一直就是针对的“极端组织”,而不是巴基斯坦,但很遗憾,巴军方决定进行干预,因此印军才做出回应。 巴尔蒂还表示,印军将继续保持“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对巴军的任何行动作出回应。 言下之意,巴尔蒂的意思无非是,印军本不想与巴军为敌,如今停火了,也不想轻易与巴方再次开战,除非巴军动手在先。
可见,巴尔蒂的表态已经释放——“不想打”这一信号。 毕竟,这次冲突中,印度虽然海陆空三军都出动了,但作为主力且损失最大的,还是印度空军,光是89架军机被击落,就足以令巴尔蒂头疼了,更别提其中还有3架“阵风”战机,这更令印度空军脸上无光。 更关键的是,在击落3架印度“阵风”战机后,巴基斯坦空军军官表示,产自法国的“阵风”战机是一架好战机,但也要分谁来用。 无形之中,巴方不仅替法国挽回了一些颜面,还顺势再次“讽刺”了印军,这将令印度空军更加下不来台。
最后,还是那句话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冲突除了带来苦难和动荡之外,没有任何好处。印巴过去70多年的恩怨和争斗已经表明,军事对抗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政治对话和谈判才是有效途径。 接下来该何去何从,莫迪确实得三思了。
大胤帅帅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