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一个刑满释放的土匪齐达榜,在赶车的路上,认出一70多岁衰弱的老农民,正是20年前杀害我党5名高级干部的凶手。
1968年的河北承德,一个偶然的发现让多年来一直被视为“疑云”的案件露出了端倪。
那一年,承德一名公安人员发现,刚刚刑满出狱的齐达榜老是在一个老农民家里待上很长时间。
一开始公安人员对此并未多加怀疑,毕竟两人或许只是普通的老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齐达榜对那位老农民的“反常”热情实在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一般现在村里都是老人较多,大家平时自然会有所走动和交往,但齐达榜如此执着于这一位老农民,绝非普通的乡邻往来那么简单。
再加上公安人员调查发现,齐达榜曾经是一名土匪,于是他们对齐达榜产生了重重怀疑。
既然如此,那个老农民八成也不简单,甚至很有可能是齐达榜当年的老伙计。为了彻底查清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公安人员决定先将齐达榜单独约谈一番。
起初,齐达榜只是模棱两可地称那人不过是一位老朋友,显然,他对此事情还是存有戒心。
但随着公安人员的一步步循循诘问,齐达榜前后言辞开始出现矛盾。终于在公安人员的强大心理攻势下,他再也无法狡辩,只得实话实说。
那个“老农民”,正是当年恶名昭彰的土匪头子任伍芳。公安人员一听自然是大为震惊,原来他们长期追捕而一直没有下落的这个大阿飞,竟然就藏匿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于是乎,他们很快就将这位“老农民”给抓了起来,任伍芳一看形势已尽失掩护,也不再狡辩,老老实实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他正是当年“千匪万匪”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员,所犯罪恶惨绝人寰。
在解放战争初期,他和白金辉、陶汉选等人曾于1947年5月21日在热北赤西县柴胡栏子村偷袭了一支前往林西开会的共产党代表团,造成22名党员干部惨遭杀害。 其中包括5名高级干部苏林燕、王平民、胡里光、王克如和冀光等老同志,这在解放战争期间是从未有过的重大损失。当时中央得知这一惨痛消息后,毛主席大为震怒,亲自作出"血债必须血偿"的批示。
在随后的大反扑中,党和人民不仅将这股土匪狠狠击溃,更将头目白金辉、陶汉选等一一绳之以法。
唯独这个任伍芳,一直屡逃法网,行踪成谜,直到1968年这个意外发现,才使这个狡猾的老匪头最终露出了马脚。
公安人员一经审讯,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罪证,原来在那场悲惨的“柴胡栏子村之战”中,正是任伍芳率领自己的匪徒混入了冀东代表团队伍,制造了死伤惨重的偷袭事件。事后,他逃窜多年,终于在承德一个普通农民家中潜身躲藏长达20余载。
借助于普通老农的掩护,他将自己重新包装成循规蹈矩的“乡绅”,混入了社会的底层,谁都想不到一介老农竟然就是当年逃亡多年的土匪头子。直到这次偶然被识破,任伍芳的老奸巨猾也终于被人民揭去了遮掩的面纱。
在党和人民铁腕的镇压下,土匪势力早已是不复存在,但由于当年战火纷飞,有些人还是逃脱了视线。这些逃亡多年的土匪,是历史所留下的遗漏,也是人民一直未能彻底扫除的痼疾。
而一旦被捕获,他们就将为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付出罪有应得的代价。在审判席前,任伍芳供认不讳他参与柴胡栏子村大屠杀的事实,以及其后逃亡途中所做的一切勾当。
1970年3月24日,这个曾经狼狈为奸、嚣张跋扈的土匪头子终于在人民的正义审判下被执行了极刑。但任伍芳死后,也并未平息公众的愤怒和谴责之声。
历史虽然过往云烟,但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1947年的柴胡栏子村,正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冀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李中权、警卫班长李海山等许多优秀共产党人视死如归、不屈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