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武术家寇运兴在德国柏林表演时,被一名芬兰拳击手挑衅,对方扬言:“要么接受我的拳击挑战,要么公开认输,”寇运兴怒而迎战,然而比赛刚开始,他的一招意外引发了变故。
当时的运动场上讲究的是拳击、摔跤这些硬碰硬的西洋玩意儿,中国代表团里那些练家子往场边一站,跟人高马大的洋人选手比起来,活像高粱杆子碰上了橡树桩子。
比赛成绩自然不好看,可到了表演环节就换了天地,寇运兴领着人往场子中间一站,长拳短打、闪转腾挪,看得洋人们眼珠子都不会转了。特别是他耍的那套梅花拳,出拳带风落脚生根,台下掌声跟炸了锅似的。
有个芬兰来的拳击手不服气,这人身板跟狗熊似的,胳膊比寇运兴大腿还粗。他扒着台子就嚷嚷开了,说中国人就会摆花架子,真要动手准得趴下。
话里话外挤兑人,说要是寇运兴不敢应战,就得在柏林城贴告示认怂。这话搁谁听了都得急眼,五十多岁的老武师二话不说就跳上了台。
场子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看热闹的洋人都等着看中国人出丑。裁判刚喊开始,寇运兴身子一矮,左手护住面门,右掌快得跟闪电似的往对方肋条骨底下一戳。
那芬兰大汉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跟抽了筋的虾米似的蜷在地上了。场子里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过了半晌才有人反应过来鼓掌。
后来懂行的解释,这手叫打穴位,中国武术讲究的是四两拨千斤,寇运兴那巴掌看着没使多大劲,实际上把浑身力气都聚在指尖,正捅在肝经的要害上。
别说是个壮汉,就是头牛挨这下也得趴窝。那个芬兰人躺在地上直冒冷汗,最后还是寇运兴过去在他背上拍了两下才缓过劲来。
英国代表团里有个不信邪的拳击手,仗着自己拿过几次冠军,非要再比划比划。这回他学精了,上来就抡着两个醋钵大的拳头左右开弓。
寇运兴不慌不忙往后撤步,瞅准空当在他胸口膻中穴上轻轻一点。这英国佬当场就岔了气,躺在地上直抽抽,还是老武师给他推拿顺了气才没出大事。
这两场比试过后,中国武术算是打出了名头,原先鼻孔朝天的洋教练们,现在见了中国代表团都客客气气的。
有家德国报纸登了整版报道,标题写着《东方神秘功夫震惊柏林》,还配了寇运兴练拳的照片。
那年头没有电视转播,消息传得慢,等代表团回国时,上海码头上早挤满了接船的老百姓。
要说这寇运兴也是奇人,他练的武子梅花拳是家传绝学,这拳法讲究刚柔并济,五式梅花桩步法变化多端,练到高深处能踩着碗口粗的梅花桩如履平地。
当年在许昌老家,他大冬天能在结了冰的河面上打全套拳不摔跤,可见脚下功夫了得。可惜那时候学武的人越来越少,要不是被选进代表团,这套功夫说不定就埋没在乡野了。
如今中国武术成了国际招牌,电影里那些飞檐走壁的功夫片让老外看得目瞪口呆。可真正的传统武术跟电影里不是一回事,既不吊威亚也不用特效,讲究的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真功夫。
像武子梅花拳这样的老拳种,现在全国能打全套路的不超过20人。好些老拳师急得直跺脚,生怕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断在自个儿手里。
回头想想柏林那两场比试,洋人看的是热闹,咱们看的是门道。中国武术不光是拳脚功夫,里头藏着阴阳五行的道理,讲究的是修身养性。
就像寇运兴当年说的,练武的人最要紧是沉得住气。这话搁现在也管用,甭管时代怎么变,老祖宗的智慧总能在新瓶子里装下老酒。
信息来源:平顶山新闻网——武子梅花拳:古老拳种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