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军把渊子涯村给包围了,企图进行大规模屠杀,但312名村民不屈不挠,团结一致血战1000名日军,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家园保卫战,共击杀日寇121名,光荣战死147人。 1941年冬天,鲁南山区飘着鹅毛大雪。 渊子崖村三百多户人家缩在石头房子里,听着外头北风呼呼地刮。 谁也没想到,这场大雪还没化干净,更大的灾祸就找上门了。 小梁家据点的伪军队长梁化轩派人送来张纸条,开口就要13头肥猪、100只小鸡、500斤白面,外加两千块现大洋。 村长林凡义才十九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他瞅着这张勒索单子,气得一巴掌拍在八仙桌上,震得茶碗直晃荡。 村里人凑个鸡蛋都得数着日子,哪拿得出这些好东西?小伙子二话不说撕了单子,提笔就写回信:"酒肉鸡面钱都备好了,有胆就来拿!来一个宰一个,来两个砍一双!" 这话撂出去没两天,梁化轩带着百来号伪军把村子围了。 天刚蒙蒙亮,村口老槐树上蹲着的乌鸦扑棱着翅膀飞走了——"砰"地一声枪响,把全村人都惊醒了。 等大伙儿爬上土围墙一看,好家伙,千把号日伪军把村子围得铁桶似的,机枪大炮架得跟刺猬似的。 林凡义攥着祖传的大刀片子,手指头节都攥白了。 他晓得这回是阎王爷桌上抓供果——凶多吉少。 可村里老少爷们没一个怂的,连夜用门板加固了五米高的围墙,四角炮台架上土造的五子炮。 这炮虽说打不远,可塞满碎瓦片、铁锅碴子,一炮轰出去跟天女散花似的。 日头刚爬上山头,鬼子的大炮就开火了。 炮弹砸在围墙上,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东北角的土墙最先扛不住,豁开个大口子。 村里汉子们扛着门板往前冲,老娘们顶着簸箕运石头,半大孩子光着脚丫子满地捡铁片当炮弹。 眼瞅着五子炮没弹药了,林老蔫家媳妇抡起铁锤,"咣当"几下把自家铁锅砸了,铁片子塞进炮膛又是一声响。 打到晌午头,围墙到底没守住,鬼子端着刺刀往村里冲,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 庄稼汉抡起锄头,大姑娘举起擀面杖,连七十岁的赵大爷都抄起顶门杠。 村口老井边上,王铁匠光着膀子挥铁锤,生生砸趴下三个鬼子。 林家祠堂前头,林凡义领着二十来个后生跟鬼子拼大刀,刀刃都砍卷了。 小鬼子急了眼,点着火把满村放火,八百多间房子烧得噼啪响,黑烟遮了半边天。 眼瞅着要撑不住了,山那边突然响起军号声——八路军的援兵到了!等太阳落山时,鬼子伪军扔下一百多具尸首,夹着尾巴跑了。 这一仗打得惨哪,村里147条好汉没了,连来帮忙的冯区长都搭进去了。 可鬼子也没讨着好,光日军就躺了112个。 后来毛主席在延安听说这事,直夸这是"村子打仗的样板"。 就连带兵打过来的坂田联队长,事后都跟手下嘀咕:"这些种地的,比当兵的还难缠。" 如今村北山包上立着七层高的纪念塔,二百多个名字刻在上头。 有拄拐杖的老寿星,也有刚娶媳妇的壮小伙。 每年清明,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来上香。 前两年村里通了公路,城里来的游客站在塔底下,听着八十多岁的林二妮讲古。 老太太耳不聋眼不花,说起当年她爹抡铁锨拍鬼子的场面,比划得活灵活现。 要说这林村长家后人,22年还在短视频平台开了账号。 林家重孙子林建军把祖传的大刀拍了视频,刀刃上的缺口看得清清楚楚。 他对着镜头说:"这把刀现在收在县博物馆,咱家就留了个刀把儿。 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忘,但更要紧的是把这股子硬气传下去。"这条视频点赞过了五十万,评论区里天南地北的网友都在刷"致敬英雄"。 信息来源: 渊子崖保卫战纪念馆展陈资料(2021年更新) 《临沂市志·军事卷》 临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5年版 山东抗日根据地史料汇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7年 渊子崖村村民口述史记录(2018年采集) 抖音用户"鲁南小林"2022年9月15日发布视频内容 《大众日报》2023年4月5日报道《渊子崖保卫战82周年祭》
1941年,日军把渊子涯村给包围了,企图进行大规模屠杀,但312名村民不屈不挠,
秋水共长
2025-05-12 21:21:23
0
阅读: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