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20年时间,吃透了乌克兰军工技术,却留下了一大遗憾!说实话,如果不是乌克兰坚持了这么多年,谁又能想到它的实力不简单? 1998年,中国花2000万美元从乌克兰买下“瓦良格”号航母,谁能想到,这开启了20年军工技术合作的疯狂逆袭?从航母到发动机,中国吃透了不少乌克兰的硬核技术,军事实力蹭蹭上涨。可就在这高光时刻,却有个遗憾让人扼腕——图-160轰炸机愣是没拿下手。 1998年,中国和乌克兰的军工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主角就是那艘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当时苏联刚解体,乌克兰经济一团糟,手里攥着这艘造了一半的航母却没钱继续。结果,中国商人徐增平站了出来,用2000万美元把这艘“废铁”买了下来。别看价格便宜,这交易可不简单。乌克兰这边有技术,中国这边有需求,双方一拍即合。航母到手后,中国工程师在乌克兰造船厂学到了不少苏联时代的造船绝活,比如推进系统和甲板设计。这些经验直接为后来的“辽宁”号打下了基础。 不过,这航母运回中国可费了老鼻子劲了。土耳其受美国压力,死活不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拖了16个月才搞定。2002年,“瓦良格”终于到大连,2012年改装成“辽宁”号正式服役。这一步,中国海军算是迈出了航母时代的大门。可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硬核合作等着呢。 买下“瓦良格”号只是个引子,中乌军工合作很快就扩展到了更多领域。乌克兰的“西奇发动机”公司给中国L-15教练机提供了AI-222-25F发动机,这玩意儿让中国在航空发动机上终于有了突破口。要知道,发动机一直是中国的老大难问题,乌克兰这技术来得太及时了。还有海军这边,乌克兰的UGT 25000燃气轮机直接用在了055型驱逐舰上,后来中国自己搞出了QC 280燃气轮机,性能一点不差。 除了这些,乌克兰还分享了海军反导雷达技术和装甲车辆设计经验。中国这边学得快,用得也快,短短20年,军工实力蹦了好几级。乌克兰的技术底子真不是盖的,苏联解体后还能拿出这么多好东西,实力确实不简单。要不是他们撑了这么多年,中国哪能这么顺利吃透这些技术? 说到中乌合作,最让人惋惜的就是图-160战略轰炸机没买成。1999年,中国看上了这家伙——超音速,能带核弹头,航程远得吓人,简直是空军战略能力的杀手锏。当时乌克兰手里有几架,经济又困难,中国觉得机会来了。可惜,美国和俄罗斯不干了。美国威胁制裁,俄罗斯直接用债务减免把乌克兰拉了过去。结果,乌克兰把8架图-160卖给了俄罗斯,其他的干脆销毁,中国啥也没捞着。 这事儿成了中国军工史上的一个大遗憾。没拿到图-160,中国只能自己埋头搞H-20隐形轰炸机。虽然现在H-20还在研发,预计2030年代才能服役,但这也逼着中国走上了自主创新的路。图-160没买成,确实可惜,可也算因祸得福,逼出了中国自己的硬实力。 这20年合作里,少不了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徐增平,山东烟台人,当过兵,打过篮球,后来做生意发了财。1997年,他从新闻里听说“瓦良格”号要卖,立马觉得这是个大事儿。他用自己公司做掩护,假装要把航母改成赌场,硬是把这事儿给办成了。可惜,他为这航母花了5000万美元,最后政府给的钱远不够赔本,事业也跟着垮了。不过,他这贡献谁都抹不掉。 另一个是乌克兰的奥列克桑德·库兹穆克,1996到2001年当国防部长,正好赶上卖“瓦良格”号那会儿。乌克兰那时候经济烂得不行,他批了这笔交易,既救急又保住了国家利益。后来他还干过议员,2022年68岁了还上战场,可见这人多硬气。乌克兰能撑这么多年,跟这种人脱不了干系。 有了乌克兰的技术,中国军工蹭蹭往上窜。海军这边,“辽宁”号之后,2019年“山东”号服役,首艘国产航母算是立住了脚。现在“福建”号也在造,电磁弹射系统都用上了,妥妥的全球水平。055型驱逐舰和095型潜艇也陆续亮相,海军实力不是吹的。 空军这边,虽然没买成图-160,但中国没闲着。H-6K/N轰炸机先撑场面,改进后区域威慑力不弱。H-20在路上,飞翼设计、超远航程,未来绝对是硬茬。乌克兰的技术给了中国起步的梯子,可后面的路全是自己趟出来的。 乌克兰为啥能撑20年,还能拿出这么多好技术?说白了,苏联留下的底子太厚。黑海造船厂、“西奇发动机”,这些都是当年苏联顶尖的遗产。解体后,乌克兰虽然穷,但技术人才没散,硬是靠着这些家底撑了下来。加上库兹穆克这种人顶着,美国俄罗斯夹缝里还能玩出花样,实力真不能小看。如果不是他们坚持,中国这20年也不会收获这么多。 中国20年吃透乌克兰军工技术,从“瓦良格”到“辽宁”号,再到055驱逐舰,牛得不行,可图-160的遗憾总让人有点意难平。
中国用20年时间,吃透了乌克兰军工技术,却留下了一大遗憾!说实话,如果不是乌克兰
星瑞看历史
2025-05-12 20:37: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