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对贺龙同志来说,是他人生中的最重要选择。之前他两把菜刀闹革命,盘踞在家乡湘西,处在几个大的杂牌军阀的夹缝之中。北方战争兴起,贺龙同志毅然决然地参加,但那时国共合作又面临着分裂。是跟着共产党南昌起义,还是跟着势力更大的国民党反动派随波逐流,是当时许多人的两难选择。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贺龙军长》,表现的就是这段历史。 1927年6月,北伐军从河南前线南撤,贺龙同志是国民革命军25军军长,然后到8月参加和领导南昌起义。这段历史波澜壮阔。我看过三部类似的电影。有上影厂拍摄的《南昌起义》,有八一厂拍摄的《八月一日》。相比之下,这部由潇湘厂拍摄的夏宗佑主演的《贺龙军长》,只是更突出了贺龙的身份和叙事线索。 上影厂拍摄的《南昌起义》比较重视写实风格,更突出塑造周恩来的艺术形象,贺龙只是那个英雄团队的重要成员。而这部《贺龙军长》,对绝大多数共产党员都没有提到,周恩来成为配角,还丑化了一次张国焘。国民党阵营中,主要是突出了汪精卫,唐生智和张发奎的艺术形象也一般。 这部电影说,汪精卫是要驱使贺龙率部东征讨蒋,已经表明了蒋汪合流。这种说法没有太多事实根据。蒋汪合流还要更晚一些,此时只是蒋汪争霸。这 部电影还虚拟了不少人物,既有下属军官和士兵,还有孟庆芳饰演的特务,还有那个看似多余的女记者。女记者一面是个旁观者,另一面把她演成了蒋介石的说客。其实,在另外两部电影里,蒋介石派出的说客李仲公确有其人,完全可用正面表示,没必要拐弯儿抹角。 总之,这部电影的影响没有那两部大,也是正常的。
1927年,对贺龙同志来说,是他人生中的最重要选择。之前他两把菜刀闹革命,盘踞在
杨阜与过去
2025-05-12 19:20:49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