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已经随着双方同意停火而暂告一段落。巴空军装备的中国造歼-10CE战斗机和PL-15E远程空空导弹在此次冲突中的出色表现让中系武器爆火,后续的大卖已成定局。
而作为比歼-10CE还要高两个层级的歼-20五代战斗机自然也受到了外界更大的关注。美国军事媒体《军事观察》专门撰文对歼-20的产量问题进行了探讨,大胆推测歼-20的装备数量将超过1000架。无论歼-20的最终装备数量能否达到这个数字,歼-20已经是有史以来建造和装备数量最多的五代重型战斗机,同时也将是最为成功的五代机。
《军事观察》指出,自2010年12月中国首次公开歼-20的技术验证机以来,外界对歼-20产量的猜测便一直没有停止。 《军事观察》认为“全球范围内,随着战斗机成本不断攀升,每一代战斗机的生产规模普遍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冷战结束后,这一趋势在西方国家和前苏联表现尤为明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同为重型战斗机,四代机的F-15的建造数量便从三代机的F-4的近5200架大幅下降到1400架。 冷战结束后,美俄通过大量出口维持了其重型战斗机(F-15系列与苏-27系列)的生产规模,但是中国并未向国外推销其先进的重型战斗机(据称与俄罗斯有相关协议),歼-20更是被认为明确禁止对外销售。中国空军战斗机部队规模庞大,没有其他第五代战斗机被开发用于该国空军(原文如此,其实中国空军有第二款五代机),这种情况引发外界推测:歼-20的采购规模可能将突破冷战后任何国家对单一机型的采购记录。
2018年5月,美国众议院情报常设特别委员会曾获高级情报专家通报,称歼-20的产量预计将达到500架左右。但随着近年中国歼-20生产速度的显著提升,美国分析人士普遍形成了一个新的共识:实际产量很可能将远超700架。 《军事观察》指出,歼-20需求量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中国必须面对来自美国大量部署的F-35所带来的防御压力:“即使F-35项目有所削减,预计仍将有超过2000架服役。这种压力使得中国不可能只小规模地采购歼-20。”到了2023年,有报道称歼-20年产量已达100~120架,这一数字再次引发新一轮推测:“歼-20的最终总产量可能远超1000架”。这一年产规模在冷战后无论是对中国战机,还是对任何双发重型战斗机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性能和成本效能方面,歼-20据称相比其他机型(如歼-16)具有显著优势,使其成为适合大规模部署的理想平台。随着服役数量不断增长,这款隐形战机所承担的任务角色也可能进一步扩展。
不过,笔者认为《军事观察》给出的歼-20将装备1000架的结论还是有点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一方面,《军事观察》自己也承认歼-20属于非卖品,中国方面不会对外出售歼-20,就算后期更先进的六代机开始量产服役,中国也不会对外出售(原因可以参考美国的F-22A)。 另外,在新一轮的军改开始之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固定翼战斗机开始全面舰载化,地面部分将仅保留各种直升机、特种机和固定翼教练机。而这让歼-20的装备范围进一步收窄,无法通过装备海军航空兵的方式来扩大歼-20的装备数量。
这就意味着歼-20要想达到1000架的装备数量,只能全部塞给空军。按照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研究权威、著有《中国隐形战机:歼-20“威龙”与对西方空中优势的挑战》一书的亚伯拉罕·艾布拉姆斯的看法,这意味着歼-20的装备数量“将可能扩展到中国空军接近一半,甚至多数的战斗机部队。自歼-6以来,还没有任何一款战机达到这样的占比。”PS:上世纪80年代,歼-6曾占中国战斗机部队总量的近四分之三。 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首先从定位上来讲,歼-20是一款空优型的隐身战斗机,歼-20的强项是争夺制空权,以及在敌方的防空网上撕开缺口(也就是所谓的“踹门”),为歼-16等非隐身战斗机后续跟进“洗地”创造条件。
虽说歼-20也具备全外挂的野兽模式,但是歼-20的挂载能力(简单理解就是某些大尺寸弹药歼-20挂不了),以及对地/海打击能力肯定是要弱于歼-16甚至是飞豹这类非隐身的专业多用途战斗机。
很显然,在无法拥有媲美甚至超越歼-16的挂载能力以及对地/海打击能力,且中国空军战斗机总数需要控制在一定规模的前提下(这是肯定的),歼-16的这部分编制名额就无法由歼-20来替代。 这也是成飞研制三发的歼-36的重要原因。通常认为,歼-36即使采用全内挂模式,其挂载能力也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歼-16。很显然,未来取代歼-16的大概率是身为六代机的歼-36,而非五代机的歼-20。
其次,作为一款重型五代机,歼-20不单是采购价格昂贵,使用成本也很高。借鉴美国空军的经验,目前中国空军正在开始小批量装备第二款五代机—歼-35A。
与美国空军的F-35A类似,歼-35A同样是一款“一机多吃”的机型,除了中国空军将装备的歼-35A,还有中国海军装备的歼-35,以及专供出口的FC-31。
更多的装备渠道意味着歼-35A的生产成本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稀释,其采购单价将会比歼-20便宜不少,甚至比歼-16更便宜。PS:比歼-16便宜的原因和歼-20类似,歼-16只装备中国空军且无法对外出口。 另外,歼-35A是准重型战斗机,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都会比歼-20更低。也就是说,即便是中国需要维持一个比较庞大的隐身战斗机规模(比如2000架),更加廉价的歼-35A和歼-35才会是首选,而非更加昂贵的歼-20。
更何况还有歼-36和歼-50这两款六代机的存在,将在2030年开始服役的它们也会占据一定的编制名额,因此歼-20的最终装备数量是达不到1000架规模。
momo
所以说中国要造1000架歼20。要造10万架
大唐小乔
[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20也落后了,还1000架?集中力量造6代机了,以后20就出外贸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