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位天才神童,12岁用计拿下十一座城池,但不久后便销声匿迹了,是天妒英才吗? 作为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甘罗自幼聪明过人,并拜入丞相吕不韦的门下,担任少庶子的职位。 别看他小小年纪,却因出奇谋,帮助秦国收复大大小小几十座城池,深受丞相吕不韦的器重。
吕不韦想攻打赵国以扩充地盘,因当时秦国与燕国交好,于是派遣张唐前往燕国担任相国。但张唐害怕途径赵国遭到报复,再三推辞,引得吕不韦大怒。 这时,年仅十二岁的甘罗站了出来,要求前往劝说张唐。刚开始吕不韦对这个毛头小子非常不屑,但甘罗却自信满满,认为项橐七岁就能成为孔子的老师,为何不让我这个十二岁的小孩一试呢?于是,吕不韦便同意了下来。 甘罗前往张唐的住处,并问他与大将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唐连忙说,白起将军战功赫赫,自己远远比不上他。
甘罗又问,那范雎和吕不韦的权力谁大呢?张唐答道:范雎的权力远不如吕不韦。
得到回答的甘罗语气立刻严肃起来说道:当年白起阻拦范雎攻打赵国,被范雎绞死于咸阳七里处。现今你拒绝吕不韦的命令,我真不知道你会身死何地啊。 张唐听完,顿时浑身冒冷汗。眼前的这个十二岁的小孩,透露着满满的杀气。不得已,他只好答应了吕不韦的要求。 而甘罗此刻又请求出使赵国,吕不韦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于是同意他的前往,并吩咐他多加小心。此时的赵国和秦国本就水火不容,甘罗此行必定凶多吉少。但甘罗却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参见赵王后,甘罗直接发问:大王听说了燕太子丹前往秦国做人质的事情了吧。赵王点头,甘罗又问:那张唐到燕国当相国的事情大王想必也有所耳闻。
在赵王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后,甘罗开始了他的分析:燕太子被当做人质说明燕国不敢背叛秦国,而秦派张唐前往燕国说明秦不会欺辱燕国,两国交好的原因正是想攻打赵国来扩大地盘。
如此看来,大王为何不先送我大秦五座城池,我定会请求秦王释放太子丹,再帮助赵国攻打燕国。 赵王听得频频点头,随即同意了甘罗的提议。果然,在秦国释放了太子丹后,赵国攻进燕国,而秦国坐收渔翁之利,得到了十一座城池。 甘罗回到秦国后,得到了秦王的赏识,被封为上卿。小小年纪便有如此的成就,甘罗本该开启自己传奇的一生。但奇怪的是,之后,他好像就从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一般,任何史料关于他的记载都是少之又少。 关于他的结局,在民间有一种比较狗血的说法。在他拜为上卿之后,秦王欣赏他的才华,把他招致内宫中,每日陪娘娘下棋。但却因捡棋子,不慎碰到了娘娘的脚,被其大骂轻薄,并将此事告诉了秦始皇。秦始皇大怒,派人把甘罗砍了。 这种狗血的说法虽然没有任何依据,但却在民间传得神乎其神。而明代作家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则是记载了一个颇具有神话色彩的结局。 甘罗在出使赵国回来之后,本该大展宏图,但在一夜的梦中,见到了一位身着紫衣的神仙,对甘罗说:“我奉天帝的命令,要把你召回天上”。醒来之后的甘罗就开始生病,不久便英年早逝了。 小说毕竟是小说,缺乏一定事实的依据。那甘罗最后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老谋深算的吕不韦了,这位嬴政的眼中钉政治手段阴狠果断。作为一名“狠人”,吕不韦在政治斗争中可以牺牲掉任何人,即使是他备受赏识的甘罗。 所以,可能是躲避吕不韦和嬴政之间的政治斗争,甘罗选择了隐退。而在安徽颍上县发现的甘罗墓可以推测出,甘罗在此了却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