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总值表
数据图表 文字解读
【分类】国际贸易-进出口数据
解读(分阶段):
第一阶段(整体贸易情况):
- 2025年4月总贸易额达535,204.6百万美元,其中出口315,692.4百万美元,进口219,512.2百万美元
- 1至4月累计贸易总值出现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顺差额约为出口的63%
- 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出口总值增长1.3%,出口增长6.4%,但进口下降5.2%,显示出口增长良好但进口承压
第二阶段(主要贸易伙伴表现):
- 东南亚国家联盟表现最为强劲,4月贸易额93,515.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8.1%,出口增长11.5%,进口增长2.9%
- 欧盟联盟贸易额66,754.4百万美元,出口增长4.9%,但进口大幅下降9.2%
- 美国贸易额45,590.3百万美元,但进出口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2.5%和4.7%
- 日本贸易额27,334.0百万美元,出口增长4.0%,进口下降2.2%
第三阶段(增长最显著国家):
- 泰国出口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20.6%
- 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出口也表现强劲,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8.4%
- 马来西亚进口增长7.5%和泰国进口增长7.6%,是为数不多进口保持增长的国家
第四阶段(下降明显国家):
- 意大利进口下降最为严重,同比下降12.6%
- 法国、荷兰和德国进口也出现显著下降,分别下降7.6%、7.0%和7.2%
- 新加坡是少数进出口均下降的国家,进出口分别下降3.6%和3.4%
分析和预测:
1. 贸易结构变化:数据显示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贸易依赖度上升,而与传统大国(美国、欧盟)的贸易关系出现一定调整。
2. 区域经济格局: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反映区域经济一体化加深和产业链转移趋势。
3. 产业链调整:对东南亚进口增长表明产业链协同效应增强,可能是区域产业链深度整合的结果。
4. 需求结构差异:欧美市场出口增速放缓或下降,而东南亚市场保持增长,显示不同区域经济复苏和需求状况的差异。
5. 预测展望:短期内,东南亚仍将是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与欧美贸易可能继续面临挑战;应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深化与东盟等区域的经贸关系。
6. 政策建议:应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动高质量产品出口;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应对欧美市场进口下降带来的挑战,探索新兴市场机遇。
7. 风险提示:欧美市场进口持续下滑可能暗示这些经济体需求疲软,需警惕可能的全球经济减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