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21岁的女战士莫林被活埋前,敌人竟突然问:“你认识莫林吗?”莫林一听暗自窃喜,有救了?她连忙说:“认识认识,就是那个老太婆嘛!” 1941年,江苏如东县古坝镇附近的小树林里,铁锹铲土的声响惊飞了枝头的乌鸦。月光照在年轻姑娘沾满泥土的脸上,她望着逐渐成形的土坑,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遗憾——还没看到抗战胜利就要牺牲了。 这个被五花大绑的姑娘本名叫姚世瑞,参加革命后改名莫林,此刻她心里正翻腾着往事:出生在如东县马塘镇医生家庭,父母满脑子旧思想,差点让她小学毕业就嫁人。 多亏自己豁出去闹绝食,才换来继续读书的机会。七七事变那年她刚满17岁,扔下书本就跟着抗日宣传队到处跑。 真正改变她命运的是邱升中学那个戴眼镜的教书先生金礼章,这位地下党员带着学生们读《论持久战》,组织秘密读书会。莫林跟着他学会了刻钢板传单,半夜里翻墙贴标语。 要说这姑娘确实有两把刷子,别人使盒子炮都嫌沉,她左右手各拎一支二十响,打起仗来专往敌人要害招呼。 每次行动都用蓝布头巾包住头发,伪军那帮睁眼瞎愣是把她传成了五十多岁的“双枪老太婆”。这外号在根据地传开时,大伙儿都笑得直不起腰——谁见过细皮嫩肉的老太婆? 眼下这处境可不好笑,5天前反扫荡转移途中,队伍在古坝镇遭了汪伪和平军的埋伏。莫林怀里揣着机要文件,带着两个战士往芦苇荡里钻。 子弹嗖嗖从耳边擦过,文件保住了,人却被抓了。敌人用烙铁烫她大腿,拿竹签扎她手指头,她愣是咬碎牙关没吭声。 土坑挖到齐腰深时,带头的伪军小队长突然停手:“最后问你一遍,认不认识双枪老太婆莫林?” 莫林心头突突直跳——合着这帮蠢货没认出自己!她赶紧装出怕死的样子:“长官我说!莫林就是个皱巴巴的老婆子,说话漏风,走路拄拐棍!” 这瞎话编得她自己都想笑,其实她上个月刚过21岁生日,水灵得能掐出水来。要说像老婆子,也就是执行任务时包头巾遮了半张脸。 伪军们果然信了,押着她回据点要情报,莫林就给他们指“莫林藏身地”,今天说在李家沟,明天说在王家坝,带着敌人在水网地带兜圈子。 莫林发现伪军里不少人是刚收编的土匪,有几个还是被强抓的庄稼汉。趁着看守打盹,她跟这些人唠家常:“大哥家里几亩地?”“老母亲眼睛治好了没?”慢慢地,站岗的弟兄开始给她塞烧饼,传消息的纸条藏在咸菜缸里送出去。 20天后转机来了,那天据点里乱哄哄的,听说新四军要端炮楼。伪军头子慌得直转圈,莫林趁机劝降:“现在放了我,我保你们活命。” 几个早就动摇的伪军撬开牢门,趁着夜色把她送到芦苇荡。刚趟过河沟,就看见接应的同志举着火把等在岸边。 这次死里逃生让莫林名声大振,老乡们传得更邪乎了,说双枪老太婆会遁地术,子弹见了她都拐弯。 其实哪有什么神通,全靠对地形的熟悉。她带着武工队昼伏夜出,哪条水沟能藏人,哪片竹林好打伏击,闭着眼都能摸清楚。 抗战胜利那年,莫林带着武工队配合大部队解放如东县城,城门楼子上插红旗的时候,好多人才第一次见着“双枪老太婆”真容——哪是什么老太婆,分明是个眉清目秀的姑娘! 后来她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头巾倒是再没包过,但“老太婆”的外号跟了她一辈子。
1941年,21岁的女战士莫林被活埋前,敌人竟突然问:“你认识莫林吗?”莫林一听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5-10 18:12:06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