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星耀8 EM的专访结束了,趁着新鲜劲简单和大家聊一聊,吉利银河的团队给我的感觉就是干劲十足但是不急功近,整场专访都在在强调打造爆款以及打品牌价值,而且思路是十分清晰的。
背靠着吉利集团的大战略和技术积累,吉利银河无论在产品研发周期还是供应链整合上都有绝对意义上的底层保证,没有这些技术加持,其实就没有所谓的“爆款”。这是银河团队足够“自信”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研发和销售的深度融合,银河的销售团队会把市场的真实收入和用户需求传递到研发,然后研发再跟机构认证开发出满足用户期待值的产品。所以在对“品牌向上”的规划里面,吉利银河也表示不会通过“低价竞争”,虽然当前部分产品定价贴近用户,但品牌向上的核心是通过技术、产品力和用户体验来实现,未来会推出更多旗舰级产品,依托技术升级和高端场景体验,逐步提升品牌溢价。
这里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今晚11.58万的星耀8 EM只是吉利银河品牌向上的第一步,用一个非常贴近用户的价格去验证大家的接受程度,从目前来看,银河的这个方法论还是很受用的,毕竟从银河E5开始,吉利后续几款新车的成绩都很拿得出手。
第三个是关于渠道的铺设,完成百万年销的压力其实最后大部分都会渠道(销售)里面。这两年到现在为止,吉利银河已经建好的渠道是997家,现在还在建的有176家,并且从一开始吉利银河就很坚定要和传统燃油分成两个渠道网。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没有办法用同一套人马去服务好两个不同动力类型的用户;第二个是随着产品越来越多,银河也不可避免地分为了A网和B网,不同的网会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吉利方面也表示后续这两张网都会有一些数量增加。特别是二线市场和三线市场,这些市场现在是整个新能源的主力市场,同时也会把触角更深地扎入到四五线市场。
其实这几个方法点无论放在哪一个车企里面都为之受用,但是吉利银河正式凭借这几个主要措施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台阶的跨越。用银河的话来说就“能打一仗,敢打一仗”。
最后一个问题问到了星耀8首次推出双动力版本(EMI和EMP),银河方面还是从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回答了,很简单的逻辑就是部分用户需要“性能旗舰”、部分用户需要“节能旗舰”,后续的其他车型也不一定会推双动力配置。
但侧面来看,包括前段时间极氪回归吉利,种种迹象都在表面整个集团是在不断握成一个拳头,一个吉利——整个集团的资源技术都会在一个体系里面,被所有品牌所共用。
这次EMP下放到了银河,不仅是尝试、也是开始,后续所有的技术,包括千里浩瀚,智能座舱等等都会共用。
银河星耀8正式上市11.58万元起吉利银河大v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