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后汉纪•后皇帝•19 东汉纪•35.2/41后皇帝•考注.续: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钟会、吕安, 【考注】 ⑦、阮咸:公元230年出生于西晋陈留尉氏即今属河南,字仲容。公元290年去世,终年61岁;著名的音乐家,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阮咸是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阮咸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时号“妙达八音”,有“神解”之誉。存世的作品有《律议》《与姑书》。“阮咸”这一乐器也是因其得名。 ⑧、山涛:字巨源,公元205年出生于河内郡怀县即今河南武陟西,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公元283年3月3日去世,终年79岁,谥曰康。山涛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司马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山涛前后选举百官都选贤用能,在武帝下诏罢除天下兵役时,认为不应该废除州郡武备。与嵇康、阮籍、阮咸、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山涛著文集十卷,《全晋文》录入五卷,有《表谢久不摄职》《表乞骸骨》《上疏告退》等。 ⑨、向秀:字子期,公元227年出生于河内怀即今河南武陟,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公元272年去世,终年46岁。向秀喜欢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处得很好,隐居不仕。景耀五年即公元262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接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散骑常侍、黄门散,与任恺等人友好。向秀喜欢谈论老庄之学,曾注《庄子》,注未完成便过世,郭象承接剩余的的《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魏末晋初向秀与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王戎七位名士,史称“竹林七贤”。向秀著有《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既追求个性自由,又维护社会体制,是士族的双重文化性格。 10、王戎:字浚冲,公元234年出生于琅玡郡临沂县,即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与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刘伶并称“竹林七贤”!累官司徒,位列三公。王戎出身琅玡王氏,自少神采秀美,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大将军司马昭辟为掾属。参与晋灭吴之战后以功进封安丰县侯,故人称“王安丰”。治理荆州时,他拉拢士人,颇有成效。后来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时,王戎被牵连免官。之后被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右将军张方劫持晋惠帝入长安后,王戎逃奔陕县,公元305年7月11日去世,终年72岁,谥号“元”。王济评价:王戎谈子房、季札之间,超然玄著。 11、刘伶:字伯伦,公元221年出生于沛国,即今安徽淮北,魏晋时期名士。刘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无所作为而罢官。泰始二年即公元266年,朝廷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被刘伶拒绝。公元300年去世,终年80岁;其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刘伶现存作品只有《酒德颂》和《北芒客舍》。 12、钟会:字士季,公元225年出生于颍川郡长社即今河南长葛县,三国后期曹魏重要谋士、将领、书法家,太傅钟繇之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钟会出仕魏国,官居要职,累拜中书侍郎,封关内侯。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昭,粉碎魏帝曹髦的夺权企图。随平诸葛诞叛乱,拜黄门侍郎,封东武亭侯。迁司隶校尉,插手朝廷大小事务,设计杀害嵇康。景元年间,力挺司马昭伐蜀计划,拜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主持伐蜀事宜。景元四年,魏灭蜀之战中,配合邓艾分兵进取,最终灭亡蜀汉,拜司徒,封县侯。功成之后,勾结蜀将姜维,图谋据蜀自立,打压太尉邓艾。景元五年正月即公元264年,以郭太后遗命之名,矫诏讨伐司马昭,为部将胡烈所害,死于乱军,时年40岁。 13、吕安:字仲悌,山东东平人。镇北将军、冀州牧吕昭次子,生于223年,卒于262年。享年40岁。有济世念。与嵇康友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某次访康,值不在,康兄嵇喜迎之,不入,书一凤字于门而去。嵇喜以为善,康曰:“凤字凡鸟也。”后为兄巽诬安不孝,康为辩其诬。其时适值钟会与康有隙,诬康于司马昭,以此为罪状。昭乃杀安及康。
《纲鉴易知录》后汉纪•后皇帝•19 东汉纪•35.2/41后皇帝•考注.续:阮咸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5-09 18:25: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