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飞黄腾达之后,想娶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妾,便给妻子卓文君写了封13个字的书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然而,当司马相如看了卓文君的回信后,就再也不敢提纳妾的事了。
司马相如祖籍南充,后来迁居到了成都。他本来是个富二代,但是奈何家道中落,成了贫困户。
好在早年,司马相如凭着家族财力,让自己成了文武全才,而且他志向远大。
司马相如诗文写得好,琴也弹得好,之后做了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的门客。因为他写了篇《如玉赋》梁王非常高兴,于是赏给了他一架传世名琴“绿绮”。
后来,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再次沦为为了“丧家之犬”,无奈他只好回到回到老家成都,但是家里一贫如洗,无以为生。
不过他一向与临邛县令王吉很有交情,便到他家去做客,这天正好赶上王吉要去卓王孙家赴宴。
这个卓王孙西汉时期的巨富,他家是冶铁世家。卓家以冶铁致富,秦始皇灭赵进行统一之际,强迫赵国富户迁移到川峡等地,邯郸城卓氏被迁临邛。
他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她长相娇美,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琴,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女。
但是,这样的才女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卓王孙不忍女儿守寡受苦,之后就把她接回了娘家居住。
于是司马相如就和王吉一起到了卓王孙家。
也就是这次赴宴,成就了司马相如的卓文君的恋情。 等到席间大家喝得差不多了,王吉便鼓动司马相如弹琴:“闻君擅长琴技,请弹一曲,如何?”
司马相如假意推辞了一番,便弹了《凤求凰》这首曲子。 琴声被卓王孙之女卓文君听到了,于是她从屏风后偷偷地看司马相如,顿时被他的气派和风度以及才情所吸引,于是产生了倾慕之情。
司马相如似乎依稀发现了躲在屏风后面的卓文君,便更加卖力地弹奏,引得在场一片掌声。
宴会完毕,司马相如通过卓文君的侍女向她转达了自己的心意,于是当天晚上卓文君就带着侍女来到了司马相如所在的旅店,向他表白心意,并以身相许,之后两人一起回到了司马相如的老家成都。
卓王孙知道后,气得暴跳如雷,又是骂女儿不守礼教,又是骂司马相如衣冠禽兽,发誓不准他们返回家门。 回成都之后,为了生活,司马相如把自己仅有的车、马、琴、剑及卓文君的首饰卖了一笔钱,在距卓府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屋子,开了一个小酒铺。
司马相如穿上伙计的衣服,卷起袖子和裤腿,像酒保一样,又是擦桌椅,又是搬物件;卓文君穿着粗布衣裙,忙里忙外,招待来客。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怀才不遇的司马相如,最终凭借《子虚赋》被汉武看中,得到了召见,司马相如受宠若惊,又当即为汉武帝写了一篇《上林赋》。
汉武帝刘彻读后龙颜大悦,当即封司马相如为郎。 当年那个看不起他的岳父卓王孙,也“前嫌尽释”地承认他这个女婿了。 可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却也逃不过七年之痒,因为司马相如没有逃脱“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句“魔咒”,有钱有地位之后,或许是想证明一下自己的魅力所在,司马相如竟然动了再娶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妾的念头。
卓文君知道后十分伤心,但又不好直接给他说,于是就给司马相如写信。可是司马相如的回信中却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13个数字。
卓文君看出了司马相如既然“无情义”,想要图新欢,因为这组数字中没有亿,“亿”通“忆”或者“意”。
百感交集之下,愤然提笔,将司马相如的数字信,翻来倒去的写出了一首感人肺腑的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诉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如火,偏偏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接到此信后,深深地被卓文君的才华折服,想到当初的感情来之不易,便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主动向卓文君赔礼道歉,和好如初。
后来司马相如因患消渴症(糖尿病)病情日益加重,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离开人世。
卓文君孤身一人,在悲痛的情绪下身体逐渐衰弱,也在第二年深秋香消玉殒。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民间所津津乐道的传诵,第一是源自于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冲破封建礼数的束缚,追求爱情的自由幸福。
第二,就是夫妇俩当垆卖酒,以放下面子来换得万贯家财,可谓是名利双得,哪管时人评说。 还有一点就是卓文君的才情打动了司马相如,让司马相如“悬崖勒马”,让两人度过了七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