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名妓李师师想着宋徽宗晚上不会再来找自己,于是就约了老相好周邦彦。然而正

史说畅谈呀 2025-05-09 13:45:33

一天晚上,名妓李师师想着宋徽宗晚上不会再来找自己,于是就约了老相好周邦彦。然而正当两人饮酒填词之际,宋徽宗突然到访。吓得周邦彦如慌作一团,连滚带爬钻进了床底。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多的时候,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

老僧人认为她很像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师师。

在王师师四岁时,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也开始流落街头,经营青楼的歌妓李蕴见李师师出落得漂亮,于是就收养了她,并让她随自己姓李,改名为李师师,长大后教她琴棋书画。

长大后的李师师成了汴京的名妓,是王孙贵族,文人雅士都想争夺的对象,在仕子官宦中颇有声名,连宋徽宗听说了她的大名,也想一饱眼福。

在太尉高俅的介绍下,宋徽宗与李师师相识。

宋徽宗身为一国之君,后宫佳丽无数,但是像李师师这样容颜出众,又有一技之长,而且不对他趋炎附势的女人,他觉得很有新鲜感,就对她很是宠爱,宋徽宗经常打着微服的旗号和李师师是幽会。

据传闻,为了方便见李师师,宋徽宗特意修了一条通往李师师所在街区“镇安坊”的暗道。

但是,李师师在认识宋徽宗之前已经有了一个相好的男人,叫周邦彦。

李师师是一名歌妓,擅长“小唱”,所唱曲目大多是当时文人填写的长短句,很多文人墨客都和她有来往,比如秦观,晏殊之子晏几道,“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张先等等。

然而在这些人中,和李师师联系最密切的就是周邦彦了。

两人认识的时候,周邦彦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头子了,但是他们一个是有貌的才子,一个是有才的美女,他们自然是互相欣赏,很快就成了至交,而且周邦彦还特意为她填了一首词。

日久生情,随着对彼此的了解,李师师越来越仰慕周邦彦的才华,据说还动过嫁给他的念头。然二人年龄差太多了,而且周邦彦又已有家室,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个是当今皇帝,一个是当朝才子,这两位李师师的常客,终于有一天不巧“相遇”了。

一天晚上,李师师想着宋徽宗不会再找自己了,于是就约了周邦彦饮酒填词,没想到不一会儿就听说皇上从地道里来了,周邦彦知道皇上要来后吓得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周邦彦便躲到了李师师的床底下。

宋徽宗见到李师师后,拿出一个江南新进的橙子,让李师师品尝。李师师特意取来一把并州产的小刀,又薄又亮,把橙子切开;又往碗里撒了一点儿吴地产的雪白的精盐,用凉开水冲化了,把切好的橙子放在盐水里蘸着吃,有点像现在吃菠萝。

而且两人还边吃边调笑,又说了一些私房话。周邦彦在床底下气得牙齿痒痒,但也无可奈何。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周邦彦还竟把这次的事情写成一首《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李师师看了之后觉得这首词不错,当即和曲唱了出来。

过了几天,宋徽宗又来跟李师师相会了。

李师师居然在宋徽宗面前唱起了《少年游》。

宋徽宗一听自己的私情被当成歌唱了出来,气得脸都绿了,问李师师是谁写的词,李师师如实回答,说是周邦彦。

回宫后,宋徽宗越想越气,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把周邦彦贬出了京城。

又过了几日,宋徽宗心想,周邦彦这个最大的情敌被赶走了,李师师总该一心一意对自己了吧。

于是他又找了个机会,兴致勃勃地去镇安坊探望李师师,谁知李师师不在家,一问才知道她去给周邦彦送行了,直到半夜李师师才回来,宋徽宗就更加生气了。

但是当宋徽宗看到泪眼婆娑的李师师时,他又心软了,慌忙问起原因,李师师说是欣赏周邦彦的才华,他现在走了,自己心里着实难受和不舍。

之后,李师师便把周邦彦的新作《兰陵王》唱给了宋徽宗听。

宋徽宗听了之后也忍不住为周邦彦的才华折服。他瞬间就不吃醋了,于是下了一道旨把周邦彦召回京城,封他为大晟乐正(管理音乐的官员),并允许他在李师师家自由出入。

由于宋徽宗深爱李师师,后来还把她召入皇宫,册封为李明妃。

这李明妃确实是个明白人,金兵猛攻宋都汴京,北宋王朝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李师师将宋徽宗赏赐给她的金银珠宝全部捐献出去,充作军饷。宋室南渡以后,李师师下落不明。

李师师虽然名妓,但是她重情重义,冒着得罪宋徽宗的风险,只是为了给周邦彦送行。

在国家面临灾难的时候,又散尽家财,充作军饷。

所以李师师是重情义、有民族气节的奇女子。

0 阅读:63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