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余叔岩的保姆抱着他3岁的私生子,跟车夫打情骂俏,突然把孩子摔死了,没想到余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5-09 09:49:13

一天,余叔岩的保姆抱着他3岁的私生子,跟车夫打情骂俏,突然把孩子摔死了,没想到余叔岩不但不计较,还给了保姆一大笔钱。

​余叔岩在京剧上的成就可以说是毋庸置疑,可是他一生却过得不顺遂,不仅早早终结了自己的事业,而且自己的家人还接二连三的离世。

1890年,余叔岩出生在北京,他的爷爷是余三胜,是京剧老生,父亲则是著名的青衣余紫云,有了这个得天独厚的学戏条件,余叔岩从小就用“小小余三胜”的艺名在天津下天仙戏院演出。

由于他扮相好,嗓音清亮,能文能武,很快就显露出过人才华,且演唱技法基本尊祖父余三胜,深受观众喜爱。而且缔造青出于蓝的奇迹。

很多人都知道,靠嗓子吃饭的,最怕的就是倒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声期,余叔岩也不例外,余叔岩变声后,他的曲艺演出陷入了停摆阶段,不得不前往北京休养,只能靠给别人评戏勉强维持生计以期日后东山再起。

在这期间,一位叫陈德霖的男人改变了余叔岩的生活轨迹。

陈德霖是青衣泰斗, 他欣赏余叔岩的才华, 他告诉余叔岩:“戏班里有句古训,叫做‘一个戏子,半个和尚’。你既想当角儿,就要懂得如何珍惜自己的嗓子和身子,除非你别干这一行。”

此后,在陈德霖的教导帮助下,余叔岩嗓音恢复,重新粉墨登场。

经陈德霖等人介绍,余叔岩拜谭鑫培为师,刻苦钻研老生艺术。

余叔岩学谭而不拘泥于谭,自创一格,独树一帜。他的唱腔,细腻精湛的演征服了所有的“谭迷”和广大观众。

20世纪初,余叔岩与杨小楼、梅兰芳鼎足而三,被称为“三大贤”,与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并称“前四大须生”。

不过,陈德霖对余叔岩最大的帮助就是把女儿嫁给了他。

余叔岩感念岳父的大恩大德,岳父的恩情他难以报答,所以他就对妻子承诺永不纳妾。

可是承诺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余叔岩最终还是做出了背叛妻子的行为。

余叔岩与陈淑铭结婚7年,只生下两个女儿,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家庭来说,没有儿子,始终是一个家庭的“耻辱” 。

所以,当余叔岩得知妻子无法再生育后,他瞒着妻子,在外面找了一位年轻的女友,而且这个女友还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余叔岩很开心,可是开心之余他又是伤感和自责的,毕竟这个孩子名不正言不顺的,他不好带回家里。

出于对岳父的顾忌,以及对妻子的愧疚,余叔岩并没有将这个女子纳为妾室,而是给了她3000元大洋,让她嫁给了别人。

余叔岩则把这个儿子托付给了自己所找的佣人。由她来照顾自己年幼的儿子,同时配备了一名黄包车师傅带他们出行,以方便他们日常的生活。

由于黄包车师傅与保姆多次相遇,不久,他们就暗生情愫。

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三年之后,陈淑铭还是知道了这个儿子的存在,陈淑铭知书达理,顾全大局,她接受了这个孩子。

可是余叔岩还没高兴多久,一件让他痛不欲生的事情就发生了。

一天,佣人带着他的儿子出门玩耍,正好碰到他们的黄包车师傅,他们两人就打情骂俏的几句,结果一不小心,保姆没有抱好孩子,孩子头重重摔在了地上,顿时就没了呼吸。

余叔岩知道之后,悲痛欲绝,保姆向他道了歉,可是丧子之痛岂能是一句道歉就能化解的。

虽然难过,可是他并没有过多责备保姆和车夫,只是给他们结了工钱,让他们快点离开吧,了解到两人情况贫苦,他还多给了半年的工钱。

余叔岩感叹,或许他命中无子。

虽然经历了丧子之痛,但命运却并不准备放过他,儿子去世不久后,妻子陈淑铭也因病离世,一时间的双重打击,几乎令余叔岩一蹶不振。

直到两年后,身体情况不容乐观的他,才在朋友的劝说下,续娶了出身于“御医世家”的姚淑敏为妻。

因为余叔岩的名声也吸引了很多人拜师,这其中包括冬皇孟小冬。

余叔岩担心妻子介意,所以在教孟小冬的时候,刻意保持距离,而且还安排两个女儿陪伴。

孟小冬在对余叔岩的艺术如此虔诚学习的同时,对于余叔岩本人自然也是尊敬有加。

余叔岩女儿出嫁,孟小冬送上的贺礼竟然是一堂全套的红木家具。

要知道,此时她已久不演出,并无多少进项,手头并不宽裕。

余叔岩生病卧床,在舞台上风光八面的孟小冬,竟然在他的病床一守年余,且端汤递药,她的做法就是余叔岩亲生女儿也不过是这样。

1944年,余叔岩因病去世。在他临死前的日子里,徒弟孟小冬和他的家人侍奉在左右,余叔岩也留下了财产分配的遗嘱,主要对现有存款进行分配。

可是就在葬礼当天,姚淑敏却将余叔岩那些京剧遗物当场焚毁,一件不留,在场之人哗然。

余叔岩的一生,起起伏伏,他的一生是充满遗憾的。

如果当初他不被传宗接代的执念所影响,他的人生轨迹就不是这样的。

人生最苦的,不是身体上的劳累,而是心里的折磨。

放不下内心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得不到,是因为本来就不属于你。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所以,无论什么事,都要看开,想开,才能顿悟。

0 阅读:17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