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在湖南祁阳标准计量局工作的张锦兰,收到一枚英国勋章和一沓钞票,送件人则是90岁的孙立人。 孙立人,1900年出生于安徽庐江,家里算得上书香门第,祖上好几代出过进士。他早年考进清华大学,后来拿了庚子赔款的机会去美国留学,先在普渡大学学土木工程,又在弗吉尼亚军校混了个学位回来。跟那些黄埔军校出身的国民党将领不一样,孙立人靠的是洋背景和真本事,在军队里一步步爬上来。 抗日战争打响后,他算是彻底出了名。1942年,孙立人带着新三十八师在缅甸仁安羌打了一场漂亮仗,手底下不到一个团的兵力,居然把日军揍得满地找牙,还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一堆外国记者、传教士。这事儿在国际上都传开了,英国人给他颁了个大英帝国司令勋章,美国人也扔过来一枚功勋勋章,大家都叫他“东方隆美尔”。后来他升任新一军军长,在缅北又干掉3万多日军,硬是把“丛林之狐”的名号坐实了。 可惜好景不长。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孙立人因为战功太大加上美国背景,蒋介石老早就看他不顺眼,怕他被美国扶起来抢了自己的风头。1951年,蒋经国被派去陆军总司令部盯着他,搞了个政治部跟监军似的。1954年,孙立人被卷进“郭廷亮匪谍”案,蒋介石直接把他抓起来软禁,这一关就是33年。直到1988年蒋经国去世,他才被老部下们想办法弄出来,那时候他已经88岁,走路都得拄拐了。 张锦兰的父亲张琦,是孙立人手下新三十八师113团第三营的营长。1942年仁安羌战役,张琦带着部队冲在最前面,指挥迫击炮把日军的火力点砸得稀巴烂,为整个战斗立了大功。可惜仗打到最后关头,一颗机枪子弹打中了他的脊椎,他倒下去的时候还在喊着让弟兄们往前冲,最后壮烈牺牲。战后,盟军追授他一枚丰功勋章,这勋章一直由孙立人保管着。 孙立人心里一直惦记着张琦,想把勋章交给他的家人。可惜国共内战一打,两岸一分隔,这事儿就拖了下来。张琦的牺牲成了孙立人心里的一块疙瘩,他总觉得自己欠了老部下点什么。 1988年,孙立人好不容易从软禁中出来,身体已经大不如前。那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放了一部关于远征军的纪录片,孙立人看了之后心里一动,觉得两岸关系好像有点缓和的苗头。他马上叫来老部下,说要找张琦的后人。几经周折,他们打听到张琦的独生女张锦兰在湖南祁阳县标准计量局上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孙立人二话不说,决定把保存了47年的勋章寄给张锦兰,还掏出自己不多的积蓄塞进包裹。他还跑去跟台湾当局申请一笔钱,想多帮帮张锦兰,结果被冷冰冰地拒绝了。这事儿传出去,新一军和三十八师的老兵们坐不住了,大家你一张我两张地凑钱,最后硬是把薄薄几张钞票变成了厚厚一沓,连着勋章一起寄到了湖南。 1990年,张锦兰收到这个包裹的时候,估计整个人都懵了。那枚勋章是她父亲用命换来的荣誉,那一沓钱是孙立人和老兵们的心意。她后来回忆说,这不光是钱和勋章,更是她爸当年的血性跟孙立人对部下的情义。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在台中去世,享年90岁。去世前,他总算把张琦的勋章送到了该去的地方,了却了一桩心愿。他的后半辈子虽然过得憋屈,但对国家和部下的这份心从来没变过。去世后,台湾那边慢慢给他平了反,1988年“监察院”说没证据证明他叛乱,2014年又间接恢复了名誉。如今,两岸都还记得他,算是个共同的历史符号吧。 张锦兰呢,靠着这笔钱日子好过了不少。她后来也常跟人提起这事儿,说自己挺骄傲的,毕竟她爸是条汉子,而孙立人这样的老将到最后都没忘了他们这些小人物。
1990年在湖南祁阳标准计量局工作的张锦兰,收到一枚英国勋章和一沓钞票,送件人则
佳说历纪
2025-05-09 00:53:02
0
阅读:101
用户10xxx97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