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拉面在大阪北郊的池田市,建造了一座企业博物馆,由佐藤可士设计,讲述发明便携式拉面的历史。
商业导向的博物馆因为宣传导向的原因,并不容易真正流行,但日清真的成功把它变成了一个热门的旅行目的地。
今天我在这里感受了创始人安腾百福的事迹生平,他发明的“杯面”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感受很多:
1 不要说教,要体验
这方面美国是高手,日本也是。日本式的故事讲述方式经常和漫画、动画、手把手传递的体验相关,有自己的特色。
如果是靠生硬说教,没人愿意来听一个企业的故事。
但今天我现场体验了拉面制作的流程和杯子与拉面罐装的工艺,两个项目各自支付了1000和500日元,而且还需要提前上网预约,名额紧俏,尤其是前者。
许多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和当地日本小学生,都跑来感受这个曾经的世界重要发明。
2 不靠一颗红心,要靠精心设计
日清博物馆的体验设计非常考究,哪些步骤让游客参与,哪些步骤让服务人员和机器代劳,步骤之间如何穿插人文体验,让“劳动”变得更像玩耍,如何把小礼物植入其中,既能讨好来宾,又让小礼物本身成为劳动的一部分,有很多的讲究和用心。
服务人员其实英文很差,用三成的日式英语和七成的日语,一样能完成操作的示范和指导,服务全世界各地的来宾,这是最好的本土文化输出。
能做到这样,首先是流程和体验设计的精细程度,每个工具和流程的直觉设计,让参观者即使听不太懂也能快速学习模仿。
3 对史料的认真记录
博物馆里可以看到日清的历史,不是靠大量的文字灌输,而是真正的当年的设计包装,当年的实拍新闻图片,当年创始人亲自使用的工作室打扮成类似罗永浩锤子手机广告画面的模样,当年日本宇航员在太空上吃日清拉面的报道。
最打动人的PPT从来不是喊口号、讲段子和说故事。这些东西短期内好使,脱离了当地的语境和形势就迅速变质了,半衰期很短暂。
岁月恒久远,事实永流传。
真正能长久的东西是关键的事实。如何去保存、组织和发挥事实的价值,才是品牌资产的关键。
4 建筑设计
这座建筑的设计美感非常在线。
外观和内饰,能透露出日清品牌的“红白”特色,简约克制,通透轻盈,是我印象中的典型日式现代建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