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深陷“冰火两重天”:工业硅过剩难解,多晶硅价格跌穿成本线 光伏在线 一、工业硅:丰水期复产与库存高压下的“囚徒困境” 供应端:西南复产预期与西北减产博弈随着西南地区丰水期临近(电价成本降至0.25元/度),四川、云南等地硅厂复产意愿增强。但当前工业硅价格已跌破西南企业现金成本线(约8500元/吨),实际复产规模或不及预期。西北某大厂虽释放减产信号(计划月均减产4.35万吨),但执行时间未定,供给端矛盾仍存。关键数据:2025年4月工业硅产量29万吨(环比-9.67%),5月预计增至33.6万吨,西南贡献增量超2万吨。 需求端:全产业链需求“塌方”多晶硅:受光伏产业链减产拖累,4月多晶硅耗硅量仅12.9万吨(同比-13.5%),硅粉采购价压至9400-9700元/吨;有机硅:DMC价格跌至12800元/吨,企业毛利润-10.7%,开工率仅60.16%,需求萎缩至3.98万吨/周;铝合金:出口同比下滑15%,国内地产、汽车需求疲软,再生铝合金开工率仅52.5%。库存高压:75万吨库存成价格“枷锁”截至5月7日,工业硅社会库存达75.2万吨(工厂库存25万吨+期货仓单34.62万吨),创历史新高。若西南复产加速,库存或突破80万吨,价格可能下探8000元/吨。核心矛盾点:丰水期复产带来的边际供给增量与需求端持续萎靡的对抗,西北大厂减产落地节奏成为短期唯一变量。 二、多晶硅:价格破位与产能出清的“生死时速” 供给端:减产难抵产能惯性,供应压力持续尽管4月多晶硅排产下调至9.9万吨(环比-5%),但前期扩产产能释放惯性仍在,5月产量预计维持10万吨高位。新疆某头部企业推迟复产,但西南基地6月复产计划或加剧供给压力。 需求端:光伏“抢装潮”退坡,库存积压至临界点硅片排产下调至54GW(环比-10%),电池片库存增至4GW,组件分布式价格跌破0.68元/W;终端需求转弱:国内集中式项目因配额调整延迟启动,欧盟碳关税倒逼出口成本上升,海外装机增速放缓至8%。价格体系崩塌:N型料跌至3.7万元/吨,企业现金流告急当前多晶硅价格已跌破头部企业现金成本线(4.08万元/吨),行业平均亏损率扩大至-7.79%,部分企业被迫出售库存换取现金流。库存高压:库存压制反弹空间下游硅片企业原料库存仅11万吨(可用1个月),但多晶硅企业库存高达26.1万吨,全产业链隐性库存或达45万吨,去化周期需6个月。核心矛盾点:硅料企业挺价意愿(现金流保卫战)与下游硅片厂压价采购(亏损传导)的激烈博弈,仓单注册量仅30手折射市场信心崩溃。 三、产业链展望: 三季度或迎“至暗时刻” 工业硅:关注西北减产与西南复产的“剪刀差”若西北减产4万吨/月落地,价格或短暂企稳至9000元/吨;反之,西南丰水期复产+库存高压可能引发价格二次探底。 多晶硅:下半年成产能出清关键节点预计6月后西南硅料产能集中释放,价格可能跌破3.5万元/吨,触发行业大规模减产(产能出清比例或达20%)。
光伏产业链深陷“冰火两重天”:工业硅过剩难解,多晶硅价格跌穿成本线 光伏在线 一
杨清狼
2025-05-08 09:43:20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