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初的北平,寒意还没退尽。解放军7分局局长朱文钢走进功德林监狱,目光

优雅小羊3d 2025-05-08 00:48:13

1949年2月初的北平,寒意还没退尽。解放军7分局局长朱文钢走进功德林监狱,目光扫过角落时,一个沾着暗红血迹的十字架撞进眼帘。旁边站着的伪警吓得直哆嗦,朱文钢一问,才知道这十字架背后藏着一段让人心痛的往事。 时间回到1927年,那时的北平还叫北京,处在张作霖的奉系军阀统治下。4月6日这天,李大钊带着家人在苏联大使馆西院的旧俄兵营里,突然被闯进的军警包围。李大钊被捕时,身上还穿着那件常穿的灰布长袍,面对枪口,他没半点慌张,眼神里满是坚定。 奉系军阀早看李大钊不顺眼了。他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就一直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运动、学生运动,成了军阀眼里的“眼中钉”。被捕后,李大钊被关在京师看守所,敌人以为能从他嘴里掏出点什么,可不管是软磨还是硬泡,他始终闭口不言。 负责审理这个案子的,是京师地方审判厅的刑庭庭长王振南。王振南早年在日本学法律,按理说该懂法理、讲公道,可他却死心塌地给军阀卖命。在他主持的庭审上,李大钊慷慨陈词,说自己做的事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没有半点错。可王振南根本不听,一心想着给李大钊定罪。 4月28日,是个让人痛心的日子。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里,绞刑架早早架好了。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刑台,他整了整衣服,朝着在场的人微微点头,然后从容就义,年仅38岁。他牺牲后,遗体被草草埋在宣武门外的妙光阁义地,那副从绞刑架上取下的十字架,也跟着沾满了血迹,被悄悄收了起来。 李大钊牺牲后,他的家人和同志们悲痛万分,想方设法要把他的遗体好好安葬。1933年4月,在地下党组织和进步人士的努力下,李大钊的灵柩被移葬到香山万安公墓。送葬的队伍一路上挤满了人,大家默默为这位革命先驱送行,不少人偷偷抹着眼泪。 再说王振南,他以为帮军阀定了李大钊的罪,就能升官发财。可没想到,随着北伐军的推进,奉系军阀节节败退,王振南也跟着逃到了南方。他改名换姓,躲在上海、南京等地,做起了律师,以为这样就能把过去的事掩盖起来。 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1949年初,北平解放后,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开始清查那些当年迫害革命者的凶手。朱文钢在功德林监狱发现那个十字架后,马上让人把它好好保存起来,这可是重要的证据,能让大家记住那段悲壮的历史。 工作人员拿着十字架,走访了很多当年认识李大钊的人,还有参与过审判的知情者,慢慢把王振南的下落查清楚了。原来他躲在上海,虽然改了名字,但还是从事法律工作。1951年,公安机关派出专人,到上海把王振南抓获归案。 在审讯室里,王振南一开始还想抵赖,可当他看到那个带着血迹的十字架时,一下子就瘫坐在椅子上,把当年如何奉命审理李大钊案件,如何判处绞刑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他哭着说,这些年他也夜夜做噩梦,知道自己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1952年,北京市人民法院对王振南进行了公开审判。法庭上,不少当年参与过革命活动的老人都来了,他们指着王振南,控诉他当年的罪行。最终,王振南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 那个沾满血迹的十字架,后来被收藏进了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了重要的文物。每当有人看到它,就会想起李大钊烈士为革命牺牲的悲壮场景,也会想起那些为了正义,多年追逃凶手的人们。 李大钊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他播下的革命火种,在中华大地上越烧越旺,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而王振南的下场也告诉我们,不管逃到哪里,只要犯了罪,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历史的账,从来都算得清清楚楚。 文献来源:《李大钊传》《北平和平解放前后》《北京市志·公安志》

0 阅读:50
优雅小羊3d

优雅小羊3d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