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的天空在这个5月7日格外热闹——印度空军一天之内折损5架战机,包括3架号称"南亚最强"的法国阵风、1架苏-30和1架米格-29,顺带还搭进去一架以色列造的"苍鹭"无人机。巴基斯坦军方晒出的战果清单,简直像在给万国牌军火开追悼会。
这场空战最扎眼的,是阵风战机的陨落。印度人花88亿美元买来的36架"空中法拉利",首战就被打掉近十分之一。残骸里找到的米卡导弹碎片特别讽刺——这款射程50公里的中距弹,在巴军PL-15E面前就像弓箭对狙击枪。更绝的是有架阵风刚起飞20公里就被狙杀,印度飞行员怕是连敌机影子都没见着,警报器就唱起了挽歌。
中国制造的防空体系这次可能才是隐形MVP。巴军部署的红旗-9P防空导弹射程300公里,配合ZDK-03预警机,直接把印度空军锁死在"死亡半径"里。印军苏-30挂载的俄制R-77导弹最大射程110公里,在PL-15E的200公里射程面前,活像举着水果刀挑战狙击手。难怪印度网友哀嚎:"我们买的不是战机,是飞行棺材!"
战术层面的碾压更令人窒息。巴军JF-17枭龙Block3和歼-10CE组成"高低配",预警机指挥PL-15E玩"A射B导"。印军阵风虽然号称能同时追踪40个目标,但法国人给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在实战中像中了病毒的手机——面对PL-15E的主动雷达+北斗复合制导,干扰弹撒得再欢也是徒劳。
这场空袭暴露了印度军队的"缝合怪"困境。花天价买的法国战机、俄罗斯导弹、以色列无人机,在战场上各说各话。阵风的火控系统读不懂苏-30的俄语指令,米格-29的雷达又搜不到苍鹭无人机传回的数据。反观巴军全套中国装备,从歼-10CE到红旗-9P说的都是"普通话",体系作战优势比代差更致命。
最让新德里失眠的,是战损比背后的军工实力。印度斯坦航空修过的战机平均每年坠毁2.8架,而巴方卡姆拉兵工厂已经能自主维护歼-10CE。中国出口的PL-15E导弹巴方签了240枚大单,印度"阿斯特拉"导弹试射7次炸了4回。这种差距不是靠买买买能弥补的——毕竟现代战争不认发票,只认实力。